[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转料平台的叠层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3321.6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2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董菁;钱黎亮;钱水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弘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E04B1/24;E04B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李启鹏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平台 安装 结构 | ||
一种装配式转料平台的叠层安装结构,所述装配式转料平台包括矩形框体,矩形框体包括立杆和横杆,至少4根立杆和至少4根横杆连接成矩形框体,还包括当两矩形框体相叠高组装时将两矩形框体结合的第一套管,第一套管与其中一矩形框体的立杆固定连接,另一矩形框体的立杆插入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套管和立杆均设有贯穿孔A,固定件穿设贯穿孔A。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转料平台的叠层安装结构,属于转料平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施工升降机使用的转料平台采用传统的钢管、扣板、木板、竹片及安全网片等材料进行搭设。传统钢管搭设的骨架搭设简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有装配式转料平台采用法兰连接,安装较为繁琐,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便捷、安全稳定的装配式转料平台的叠层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转料平台的叠层安装结构,所述装配式转料平台包括矩形框体,矩形框体包括立杆和横杆,至少4根立杆和至少 4根横杆连接成矩形框体,还包括当两矩形框体相叠高组装时将两矩形框体结合的第一套管,第一套管与其中一矩形框体的立杆固定连接,另一矩形框体的立杆插入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套管和立杆均设有贯穿孔A,固定件穿设贯穿孔A。
进一步说,所述立杆固定有连接片,横杆的其中一侧面设有槽口,所述连接片嵌入槽口安装,连接片与横杆均设有开孔,销轴穿设开孔。
进一步说,还包括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包括调节立杆、第二套管,调节立杆与第二套管固定连接,高度调节杆设置在两矩形框体之间,一矩形框体与调节立杆连接,另一矩形框体与第二套管连接,所述调节立杆与第二套管均设有贯穿孔B,固定件穿设贯穿孔B。
进一步说,所述固定件为销钉与卡销,销钉端头设有安装卡销的槽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套管连接并采用固定件固定,安装拆卸简便,且支撑杆材料采用铝材不易生锈,提高的使用寿命,设有高度调节杆适应不同楼层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调节高度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立杆安装调节立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I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两矩形框体相叠高组装时第一套管或第二套管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矩形框体1,立杆2,第一套管3,横杆4,固定件5,连接片6,贯穿孔A7,贯穿孔B7’,槽口8,高度调节杆9,第二套管10,调节立杆11,开孔12,销轴13,销钉14,卡销15,槽孔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装配式转料平台的叠层安装结构,所述装配式转料平台包括矩形框体1,矩形框体1包括立杆2和横杆4,至少4根立杆2和至少4根横杆4连接成矩形框体1,还包括当两矩形框体1相叠高组装时将两矩形框体1 结合的第一套管3,第一套管3与其中一矩形框体1的立杆2焊接固定连接,另一矩形框体1的立杆2插入第一套管3内,所述第一套管3和立杆2均设有贯穿孔A7,固定件5穿设贯穿孔A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弘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弘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33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公路巡检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桥面浇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