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rfid射频标签的锁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5147.9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2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良宏;陈军;陈景辉;刘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久通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17/00;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伍华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rfid 射频 标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rfid射频标签的锁杆。该锁杆包括:锁杆本体,所述锁杆本体一端固定设置在电子锁外壳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电子锁外壳上;判断装置,所述判断装置设置在电子锁外壳内,用于判断所述锁杆本体是否插入到电子锁外壳内或锁杆本体是否被剪断;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判断装置相连接,用于信号的接收和处理。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设计,避免了现在市面上传统的通过电路导通方式来判断锁杆本体是否插入的装置误判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判断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子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rfid射频标签的锁杆。
背景技术
智能电子锁是一种用于集装箱、油罐车等领域的锁具,现在市面上的智能电子锁,其一般开锁都需要人工输入密码,输入完成后,即可进行开锁操作,但是人工开锁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无法记录谁开了锁,这就导致一旦出现问题,追责非常麻烦。
而且,现在市面上的智能电子锁,其锁杆本体的两端固定方式比较复杂,且一旦锁杆本体出现损坏,就需要更换整个智能电子锁,相当浪费。
现在市面上的电子锁还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即在使用时间过长后,锁杆本体和电子锁内接触端来进行导电判断锁杆本体是否插入的触点会被灰尘覆盖,导致绝缘,此时,将锁杆本体插入后,由于无法导电形成回路,即会出现误判的问题。
因此,市面上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采用rfid射频标签的锁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rfid射频标签的锁杆。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rfid射频标签的锁杆,所述锁杆包括:
锁杆本体,所述锁杆本体一端固定设置在电子锁外壳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电子锁外壳上;
判断装置,所述判断装置设置在电子锁外壳内,用于判断所述锁杆本体是否插入到电子锁外壳内或锁杆本体是否被剪断;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判断装置相连接,用于信号的接收和处理;
所述判断装置包括:
Rfid射频标签,所述Rfid射频标签固定设置在所述锁杆本体一端;
接收芯片,所述接收芯片设置在所述锁杆本体另一端;
传输线,所述传输线设置在锁杆本体内,被所述锁杆本体包裹;以及
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设置在电子锁外壳内,与插入后的锁杆本体上的Rfid射频标签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杆本体为柔性钢丝绳索或者刚性金属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线圈外侧壁设有用于屏蔽发射线圈侧壁信号的屏蔽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设计,避免了现在市面上传统的通过电路导通方式来判断锁杆本体是否插入的装置误判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判断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采用rfid射频标签的智能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采用rfid射频标签的智能电子锁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采用rfid射频标签的智能电子锁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采用rfid射频标签的智能电子锁中锁杆本体与电子锁外壳的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采用rfid射频标签的智能电子锁中锁杆本体与电子锁外壳的另一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久通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久通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5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冲床收料设备
- 下一篇:单刷智能灵变洗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