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动式皮带下矿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5478.2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3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周一鸣;罗显芝;胡恒欣;程鹏;高建平;曾能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28 | 分类号: | B65D88/28;B65G6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皮带 漏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动式皮带下矿漏斗,包括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包括安装台和坡面,所述安装台上还设有安装沿,所述安装沿上活动连接有拦矿板,所述安装台和坡面的外侧上分别设有挡沿,所述安装台和坡面之间设有矿石漏料口,所述矿石漏料口的一侧上沿与坡面平滑连接,所述矿石漏料口的正下方设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安装架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螺接固定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伸缩杆一端与拦矿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下矿漏斗易损坏且安装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矿漏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活动式皮带下矿漏斗。
背景技术
在矿山下矿过程中,多采用下矿漏斗配合皮带传输矿石,当存在多个下矿点时需频繁移动下矿漏斗至不同的下矿点,费事费力。为了解决频繁移动下矿漏斗的问题,可对不同的下矿点均设置下矿漏斗,分不同的时间下矿即可,但皮带上的矿石在输送过程中会撞击沿途的下矿漏斗的拦矿板,频繁的撞击会造成拦矿板的损坏,导致该下矿漏斗无法正常作业,当启用该损坏的下矿漏斗时会引发矿石洒落或拦矿板挤翻等设备事故。目前,为了防止矿石的撞击多通过拆除下矿漏斗,待矿石输送完成后再重新安装,其拆除漏斗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而且重新安装漏斗难度大,所需时间较单一下矿漏斗频繁移动至下矿点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活动式皮带下矿漏斗,解决了目前下矿漏斗易损坏且安装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活动式皮带下矿漏斗,包括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包括安装台和坡面,所述安装台上还设有安装沿,所述安装沿上活动连接有拦矿板,所述安装台和坡面的外侧上分别设有挡沿,所述安装台和坡面之间设有矿石漏料口,所述矿石漏料口的一侧上沿与坡面平滑连接,所述矿石漏料口的正下方设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安装架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螺接固定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伸缩杆一端与拦矿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拦矿板上螺接固定有衬板。
优选的,所述矿石漏料口上端偏近坡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方钢,所述方钢的横截面呈“U”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拦矿板上固定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贯穿连接有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可在连接座上转动,所述第二插销的中部与油缸的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坡面与水平面呈30°-60°夹角。
优选的,所述安装沿的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通过第一插销与拦矿板活动连接,所述拦矿板可以第一插销为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具备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方钢可以防止部分边缘的矿石直接下落至拦矿板和衬板上侧,将拦矿板和衬板砸坏,在矿石下落至传送装置时,为了防止矿石的散落,通过设计拦矿板将矿石挡住,下落完成后传送装置在传送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衬板因矿石的长期的磨损,更换频繁的问题,通过设计油缸,油缸拉动第二插销,从而使拦矿板绕第一插销为轴旋转,拦矿板往上抬起一角度,从而避免衬板长期与矿石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拦矿板与油缸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5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潮效果的衣物收纳箱
- 下一篇:脊髓血管造影脊柱定位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