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渗滤液集成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5894.2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7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高萍;房豪杰;胡远智;程国杰;王逸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董艳慧;郑明辉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渗滤 集成化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垃圾渗滤液集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生化处理组件、正渗透处理组件和污泥处理组件;生化处理组件包括厌氧池(1)、反硝化池(2)、硝化池(3)和生化产水箱(5),正渗透处理组件包括生化产水泵(6)、正渗透装置(7)、汲取液再生装置(8)、浓液箱(12)、浓液泵(13)、产水箱(14)和产水泵(15)污泥处理组件包括污泥浓缩池(9)、污泥输送泵(10)和污泥脱水机(11);厌氧池(1)、反硝化池(2)、硝化池(3)、生化产水箱(5)、生化产水泵(6)、正渗透装置(7)和汲取液再生装置(8)依次连接,构成处理主管路;硝化池(3)的污泥出口依次连接污泥浓缩池(9)、污泥输送泵(10)和污泥脱水机(11),污泥脱水机(11)的液体输出端连接至厌氧池(1),构成污泥脱水支路;正渗透装置(7)的第一输出端反向连接至生化产水箱(5),构成清液循环支路;正渗透装置(7)的第二输出端依次连接浓液箱(12)和浓液泵(13),构成浓液排放支路;汲取液再生装置(8)的第一输出端反向连接至正渗透装置(7),构成汲取液回流支路;汲取液再生装置(8)的第二输出端依次连接产水箱(14)和产水泵(15),构成产水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集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硝化池(3)内设有超滤装置(4),超滤装置(4)的输出端连接至生化产水箱(5)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集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超滤装置(4)为浸没式超滤或管式超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集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生化产水箱(5)上设置有加酸进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集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污泥脱水机(11)上设置有絮凝剂进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集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污泥脱水机(11)为离心脱水机或叠螺脱水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集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正渗透装置(7)包括过滤器、循环泵和正渗透膜,过滤器、循环泵和正渗透膜依次连接,过滤器的入口连接至生化产水泵(6)的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集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汲取液再生装置(8)包括反渗透膜、段间增压泵、高压泵、进水过滤器,进水过滤器、高压泵、段间增压泵和反渗透膜依次连接,进水过滤器的入口连接至正渗透装置(7)的正渗透膜的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集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反渗透膜为海淡膜元件,正渗透膜为聚酰胺材质膜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集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生化处理组件、正渗透处理组件和污泥处理组件集成在集装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58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轮胎减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料固液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