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脱尘除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8028.9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1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康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吉尔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李小波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清***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脱尘除雾装置,包括脱尘除雾筒,脱尘除雾筒底端一侧连通有输送脱硫后的高湿度含尘烟气的输气管道,脱尘除雾筒包括筒体A,筒体A顶部连接筒体B,筒体B远离筒体A的一侧连接筒体C,筒体C远离筒体B的一侧连接锥形排气罩,筒体A内安装有第一旋流子,筒壁靠近第一旋流子的一侧设有第一排污组件,筒体B内连接有与筒体A内腔连通的文丘里管,文丘里管靠近筒体C的一侧连接内连接筒,内连接筒远离文丘里管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旋流子旋向相反的第二旋流子,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需求进行设计,方便筒体的拼接和不同部件的组装,脱尘除雾效果好,损耗较低,方便烟气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型脱尘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且燃煤的含硫量也比以前有所增加,排放的烟气需要经过脱硫后再处理排放,目前国内火电厂的烟气脱硫后除尘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为布袋式除尘器,一种为管束式除尘器。
其中,布袋式除尘器常用于目前电厂中的湿法脱硫后的气体除尘,但对于湿度较高的含尘气体,经常出现“糊袋”现象,从而影响除尘效果。而目前常用的管束式除尘器,由于其内部只含有若干个旋流子,使气体按照一定方向高速旋转,使其中的含尘气体相互碰撞,最终形成较大的液滴,最终与管束筒壁碰撞,从而被收集。但是由于内部结构等原因,造成其运行阻力大,能耗较高,同时不方便组装更换,使用较为不便。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脱尘除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脱尘除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脱尘除雾装置,包括脱尘除雾筒,所述脱尘除雾筒底端一侧连通有输送脱硫后的高湿度含尘烟气的输气管道,所述脱尘除雾筒包括筒体A,所述筒体A顶部连接筒体B,所述筒体B远离筒体A的一侧连接筒体C,所述筒体C远离筒体B的一侧连接锥形排气罩;
所述筒体A内安装有用于将含尘烟气打散均匀分布在筒壁的第一旋流子,所述筒壁靠近第一旋流子的一侧设有用于含尘液体流出的第一排污组件,所述筒体B内连接有与筒体A内腔连通的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靠近筒体C的一侧连接内连接筒,所述内连接筒远离文丘里管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旋流子旋向相反的第二旋流子,内连接筒远离第二旋流子的一端设有第二排污组件。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道延伸至筒体A内腔的一侧连接有与第一旋流子连通的进气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污组件包括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设置在筒体A靠近第一旋流子的一侧,所述排污通道连接有环绕在进气管外侧的管道,所述管道远离输气管道的一侧连通第一排污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污组件包括设置在内连接筒底部靠近文丘里管外侧的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通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环绕在文丘里管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污管的出液端延伸至筒体B的外侧并连接安装管,所述安装管远离第二排污管的一侧连接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的出液端连接外部污水处理管道。
优选的,所述筒体A与筒体B连接处设有用于气体整流导向的层流器,所述层流器与筒壁连接处设有用于含尘液体流出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锥形排气罩远离筒体C的一侧连接排气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方便拼接的脱尘除雾筒,方便拆卸对筒体内安装的各部件进行更换,同时能根据烟气中具体的含尘量及处理效果的要求对筒体内脱尘除雾组件进行不同的组合,满足不同烟气的处理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吉尔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吉尔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80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脊柱融合的加长型椎间盘定位器
- 下一篇:一种泵轴加工用数控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