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染创口的负压吸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8394.4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1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广;赵德文;张俊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泰县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嘉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2 | 代理人: | 郭海 |
地址: | 730400 甘肃省白***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染 创口 吸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染创口的负压吸引装置,包括粘贴结构和穿设于粘贴结构内的抽吸结构,所述粘贴结构包括粘贴层,抽吸结构包括注水管和抽水抽气管,抽水抽气管的一端穿设于注水管内,另一端位于注水管外,抽水抽气管位于注水管内的端部短于注水管的端部,粘贴结构上设置通孔用于穿设注水管。本实用新型的粘贴结构粘贴在感染创口周围区域的皮肤上,与抽吸结构的配合对创口进行密封,通过水泵对感染创口进行冲洗,水气两用泵将冲洗后的污染水抽出,并能抽吸形成负压,吸引处切口内的感染物质及渗液,保证感染切口内创腔的干燥,促进肉芽组织增生。本装置能够使患者感染切口的愈合速度加快,住院时间缩短,降低住院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染创口的负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术后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是术后切口愈合期间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延长患者恢复和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多数医护人员在保证通畅引流的基本原则下,根据切口感染的程度不同,采用的换药方法也有不同。感染程度轻时,撑开切口做局部换药处理。感染重时则或切口间断拆线、或皮下放置不同引流装置,或放置黎式双套管冲洗引流,或采用VSD负压吸引装置等。不论用何种方法,轻者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在7-10天左右,重者则在15-30天,甚至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染创口的负压吸引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感染创口的负压吸引装置,包括粘贴结构和穿设于粘贴结构内的抽吸结构,所述粘贴结构包括粘贴层,抽吸结构包括注水管和抽水抽气管,抽水抽气管的一端穿设于注水管内,另一端位于注水管外,抽水抽气管位于注水管内的端部短于注水管的端部,粘贴结构上设置通孔用于穿设注水管。
所述注水管的注水端与供水装置连接。
所述抽水抽气管的抽吸端与水气两用泵连接。
所述粘贴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粘贴层不粘一侧的海绵吸水层。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置粘贴结构用于粘贴在感染创口周围区域的皮肤上,通过与抽吸结构的配合对创口进行密封,注水管的伸入端伸入创口内,注水端与供水装置连接,通过水泵将生理盐水等清洗创口的水液冲入感染的术后切口内,对感染创口进行冲洗,并同时打开水气两用泵,通过抽水抽气管将冲洗后的污染水抽出,当感染创口被冲洗干净后即可关闭水泵停止注水,只单开水气两用泵进行抽吸形成负压,从而吸引处切口内的感染物质及渗液,重新打开水泵注水冲洗直至将创口冲洗干净后关闭水泵,仅靠水气两用泵将污染水和渗液抽尽,尽可能保证感染切口内创腔的干燥,促进肉芽组织增生。通过本实用新型装置,患者感染切口的愈合速度可明显加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降低住院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粘贴结构;2、抽吸结构;3、粘贴层;4、注水管;5、抽水抽气管;6、通孔;7、注水端;8、抽吸端;9、海绵吸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泰县中医医院,未经景泰县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83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雨除湿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 下一篇:激光熔敷送粉系统、激光熔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