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淤泥筛分前端进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21104.1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8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喻周;王凤军;曾鸣;史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C02F1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筛分 前端 进料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淤泥筛分前端进料结构,包括淤泥接收主体结构,淤泥接收主体结构内部设置淤泥接收池,淤泥接收池池底包括斜坡和与斜坡平滑连接的集泥段,淤泥接收主体结构靠近集泥段的一侧连接有挖机操作台,淤泥接收主体结构的侧边设有至少一个淤泥卸料口;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工程清淤和淤泥固化施工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清淤和淤泥固化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淤泥筛分前端进料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泥沙淤积问题十分严重,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影响防洪,威胁人民生命生产安全,同时影响排涝,灌溉,供水和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制约水资源综合利用,加剧水环境恶化,因此,需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工程,使河道通过治理变深变宽,河水变清,恢复河道正常功能。
工程清淤和淤泥固化施工过程中,淤泥筛分前端进料直接影响到整体施工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是必须考虑的技术问题。因此设计一种操作方便的淤泥筛分前端进料结构是工程技术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淤泥筛分前端进料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工程清淤和淤泥固化施工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淤泥筛分前端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淤泥接收主体结构,淤泥接收主体结构内部设置淤泥接收池,淤泥接收池池底包括斜坡和与斜坡平滑连接的集泥段,淤泥接收主体结构靠近集泥段的一侧连接有挖机操作台,淤泥接收主体结构靠近自卸汽车通道的这一侧边设有至少一个淤泥卸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淤泥接收主体结构淤泥接收池的池壁上设有围栏。
进一步的:所述挖机操作台包括挖机行走斜坡和与挖机行走斜坡连接的操作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淤泥接收主体结构在集泥段和斜坡的位置处均设有淤泥卸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斜坡的坡度比为1:10。
进一步的:所述挖机行走斜坡的坡比为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淤泥接收主体结构靠近集泥段的侧边设置挖机操作台,便于挖机进行挖泥操作,结构简单,提高工程清淤和淤泥固化施工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并将淤泥接收池池底设置为斜坡和与斜坡平滑连接的集泥段,使斜坡上的淤泥可通过自流的方式到达挖机操作范围集泥段上,保证工程的连续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淤泥接收主体结构;2-淤泥接收池;3-斜坡;4-集泥段;5-挖机操作台;6-淤泥卸料口;7-围栏;8-挖机行走斜坡;9-操作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淤泥筛分前端进料结构,包括淤泥接收主体结构1,淤泥接收主体结构1内部设置淤泥接收池2,淤泥接收池2池底包括斜坡3和与斜坡3平滑连接的集泥段4,集泥段4的集泥范围为挖机挖斗的操作范围,淤泥可以通过自流的方式,由斜坡到达操作范围内,所述斜坡3的坡度比为1:10,淤泥接收主体结构1靠近集泥段4的一侧连接有挖机操作台5,淤泥接收主体结构1靠近自卸汽车通道的这一侧边设有至少一个淤泥卸料口6。
淤泥接收池2和挖机操作台5整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1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人体模型生产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设置侧拉滑轨的推拉玄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