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吃饭习惯的碗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21393.5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9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童凯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凯琳 |
主分类号: | A47G19/02 | 分类号: | A47G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2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助于 培养 幼儿 良好 吃饭 习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吃饭习惯的碗。碗包括碗内胆、碗本体、圆环形底座、碗盖、连接条、手持部、安装部、圆柱形升降杆、压缩弹簧、齿条、支撑板、转轴和齿轮;当碗本体放置在桌面上时,在碗本体的重力作用下,圆柱形升降杆上升并带动齿条向上移动,齿条向上移动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90°,碗盖向右闭合,而当圆环形底座离开桌面时,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圆柱形升降杆下降至挡环触及挡圈,底端露出在圆环形底座的下方,齿条向下移动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90°,碗盖向左打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幼儿学习正确的吃饭姿势的专用的碗,幼儿吃饭时必须端在手上才可从碗里取出饭粒,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吃饭习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吃饭习惯的碗。
背景技术
碗是人们吃饭的主要餐具。吃饭的正确姿势是,一只手托住碗的底部,另一只手用筷子或汤勺将饭粒取出、送进嘴里。但幼儿刚刚开始学习自己吃饭,还没有形成这种习惯,常常将碗放置在桌面上,用筷子或汤勺较远距离地伸进碗里取出饭粒,饭粒容易撒落在桌面和地面上,造成粮食浪费;幼儿为了防止饭粒撒落在桌面和地面上,常常会低头弯腰、用嘴巴贴近碗去吃饭,这种姿势又不利于幼儿腰椎和颈椎的健康。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吃饭习惯,很有必要对现有的碗进行改进,以期给幼儿提供一种专用的碗学习正确的吃饭姿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幼儿学习正确的吃饭姿势的专用的碗,幼儿吃饭时必须端在手上才可从碗里取出饭粒,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吃饭习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吃饭习惯的碗,所述碗包括碗内胆、碗本体、圆环形底座、碗盖、连接条、手持部、安装部、圆柱形升降杆、压缩弹簧、齿条、支撑板、转轴和齿轮。
所述的碗内胆向下插设并紧固在适配的碗本体内,碗内胆的顶端比碗本体的顶端高2mm,形成与碗盖的底端适配的外圆环形凸台。
所述的碗盖的左端的前后两端分别向左延伸形成两条对称的连接条,连接条的左端设有与转轴适配的内圆通孔。
所述的碗本体的底端周圈向下延伸形成圆环形底座。
所述的碗本体向左延伸形成带椭圆形通孔的手持部,手持部的左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安装部,安装部的左端设为半圆柱形,安装部的底端设有与圆柱形升降杆适配的圆柱形凹槽,圆柱形凹槽的轴向与碗本体的轴向一致。
所述的圆柱形凹槽的底端开口设有与挡圈适配的内圆环形凸台,挡圈采用480快干胶胶黏固定在内圆环形凸台上。
所述的圆柱形凹槽内的顶端槽底的左侧设有与齿条适配的方形槽,方形槽与圆柱形凹槽之间上下相通。
所述的圆柱形升降杆的上半部设置在圆柱形凹槽内,圆柱形凹槽内的圆柱形升降杆的下端的外径端设有一体成型的挡环,挡环的外径大于挡圈的内径但比圆柱形凹槽的内径小0.1-0.3mm,圆柱形升降杆能够在圆柱形凹槽内上下灵活升降,挡环的下方的圆柱形升降杆向下穿过挡圈后露出在安装部的下方。
所述的挡环的上方的圆柱形升降杆的外径端上套设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上下两端的端面分别顶紧在圆柱形凹槽内的顶端的槽底壁厚和挡环的顶端的圆环形端面上。
所述的圆柱形升降杆的顶端的左侧向上延伸形成与齿轮啮合的齿条,齿条能够在方形槽内上下灵活移动。
所述的安装部的顶端位于方形槽的右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向上延伸形成两块对称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转轴的外圆通孔,外圆通孔的轴线和内径分别与连接条的左端的内圆通孔的轴线和内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凯琳,未经童凯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13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压式跑道音圈成形装置
- 下一篇:薄壁金属板螺旋对焊风管成型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