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21472.6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5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谢仁锋;谢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万连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2 | 分类号: | H01M50/502;H01M10/613;H01M10/655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侯柏龙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沙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散热 功能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和散热部,所述连接片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硬连接部及位于两所述硬连接部之间的软连接部,所述硬连接部与所述软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软连接部具有柔性,所述硬连接部与所述散热部焊接固定,所述硬连接部与所述散热部对应贯穿设有通孔。本申请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使用时,将散热部与电芯连接,电芯的热量直接透过散热部传递至电连接片,由于硬连接部与散热部采用焊接连接,因此,结构简单,导热效率高,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同时,散热部将热量传递至硬连接部,相当于整个电连接片可散热,有效增加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
背景技术
在动力电芯领域,为了获得较大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经常将多个电芯组装成一体,构成了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中的电芯串联或并联后再共同对外放电,在上述结构中,经常使用到电连接片以实现相邻电芯之间、电池模组与连接线束之间的导电连接。
目前,电池模组中,连接在两电芯之间的电连接片包括位于电连接片长条形主体两端的连接部,连接部通过焊接与电芯相连,现有的电连接片自身散热能力不足,在电池模组使用的过程中,电连接片的温升过高一方面会使电连接片中的金属离子更加活跃,对电子的流动形成更强的阻力,另一方面,电连接片的温度过高会导致电池模组中的电池管理系统降低充放电功率,甚至会切断电源导致车辆停驶。为了解决该缺陷,目前在电池模组中一般是通过在电连接片的表面借助硅胶导热垫片连接金属散热片完成的,且通过绝缘结构的硅胶导热垫片实现散热的效果有限,同时硅胶导热垫片是软的,金属散热片是硬的,固定硅胶导热垫片与金属散热片是不好操作的。因此,使得该电连接片的导热结构比较复杂,导热效果也还不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结构简单,且能提高导热效果,散热效率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和散热部,所述连接片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硬连接部及位于两所述硬连接部之间的软连接部,所述硬连接部与所述软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软连接部具有柔性,所述硬连接部与所述散热部焊接固定,所述硬连接部与所述散热部对应贯穿设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电连接片在硬连接部上直接焊接设有散热部,使用时,将散热部与电芯连接,电芯的热量直接透过散热部传递至电连接片,由于采用的是焊接连接,因此,结构简单,导热效率高,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同时,散热部将热量传递至硬连接部,相当于整个电连接片可散热,有效增加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果。同时,借助两硬连接部之间的软连接部,软连接部具有柔性,实现电池在晃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稳定作用。此外,借助硬连接部与散热部对应位置贯穿设有的通孔,将散热部与电芯连接,以使得电连接片实现相邻两电芯之间的电导通连接。
较佳的,所述软连接部呈弧形结构。
较佳的,所述软连接部凸出两所述硬连接部设置形成凸部。
较佳的,所述散热部固定在所述硬连接部且与所述凸部位于同侧。
较佳的,所述散热部采用金属材质。
较佳的,所述散热部与所述连接片本体采用相同的材质结构。
较佳的,所述散热部采用铝板,所述连接片本体包括若干铝箔片,若干所述铝箔片层叠形成所述连接片本体。
较佳的,所述硬连接部远离所述散热部的一侧且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设置有下沉孔,且所述下沉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较佳的,所述散热部远离所述硬连接部的一侧且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凸出设置有定位部。
较佳的,所述定位部呈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万连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万连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1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