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利用铜轧制废油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21560.6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3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友汇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2 | 分类号: | B01D3/12;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利用 轧制 废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再生利用铜轧制废油的装置,由沉淀脱水,过滤脱渣,流量控制,预热器,短程分子蒸发器,导热油加热器,冷井,真空系统,成品罐,冷却器,废料罐,管道,变频离心泵,冷却水进管、冷却水出管组成。本装置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铜轧制废油混合物中各组分馏程不同,采用短程分子蒸馏器为主体的提纯再生铜轧制废油新的设备结构形式,通过减压加热蒸馏,将铜轧制油从混合物中提纯出来再次利用,主要过程是脱轻组分,处理过程是低温蒸馏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不会破坏铜轧制油原有的品质和组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环保废矿物油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利用铜轧制废油的装置。
背景技术
铜板轧制油是一种适用于铜带冷轧加工的矿物基础油,采用精炼基础油加入多效极压剂等多种添加耦合而成,是专为金属冷轧、拉伸、冲压、冲切成型、压延工艺而配制的高极压性金属加工油。
1、铜板轧制油作用:(1)、高粘度,保证连续有效的油膜厚度,避免模具的局部刮伤或烧结。(2)、具有优异的极压抗磨性,特别针对高硬度、高韧性的不锈钢材加工而设计。(3)、优良的润滑性能,使冲切锐利切口平整,减少模具磨损,减少产品毛刺;防锈性能好,防止工件腐蚀。(4)、极高润滑效果,在塑性变化中不断提供高效润滑减摩膜,能有效地提高工件表面质量,有效减少划痕、划伤、烧结焊合、破裂等现象的发生。(5)、优异的油性剂使拉伸成形件不开裂、不开缝;对于降低拉拔力有很好的效果。(6)、优异的极压性能保证在高、深、难的加工工况下,有效提高工件的质量和加工功率,增加模具寿命。(7)、附着力强,有效地润滑工件与模具;能抵受金属磨擦时产生的高温。(8)、适用于极高难度的不锈钢管材、棒材拉伸,亦可用于板材的冲压,适合涂覆使用。(9)、具有一定的冷却效果,能有效控制黑色油泥的产生;可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调节拉伸油的粘度。
2、铜板轧制油性能:(1)、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优良的冷却性能。(2)、较好的退火清净性。(3)、无毒性、无异味,有利于良好的操作环境。(4)、不同黏度等级可供选择以配合各种轧制操作的要求。(5)、馏程较窄,油耗较低。
3、在铜带轧制过程中,因为是开放式轧制,这样直接进入铜轧制油里的高粘度油主要是油缸的液压油和轴承座的油雾润滑油,由于他们的粘度指标均高于铜轧制油,混入后不仅使铜轧制油粘度提高、附着在铜带箔表面上的油量增加,而且由于他们彼此的互溶性差,造成油品流动性变差,润滑冷却效果降低,油膜强度减弱等,造成油品粘度增大,颜色变黑,直到变成废油。
4、目前国内铜轧制废油没有专用的回收再生设备,造成巨大浪费,而废油被国家列为危废,严重污染环境,我公司发明的这种新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减废为益,资源循环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首先,将需要蒸馏的铜轧制废油混合液从变频离心泵D连结到沉淀脱水1 的下端,从沉淀脱水1的上端用法兰连结管道L,经过管道L连接到过滤脱渣2 一端的铜轧制废油进口,经过过滤排渣后,从过滤脱渣2的另一端通过管道L 连接到流量控制3,在这里对铜轧料废油进行流量控制,然后经过流量控制3的出口,经过管道L连接预热器4下部。
经过预热后,从预热器4的上部出口,通过管道L连接短程分子蒸发器5 的上端铜轧制废油进端,进入短程分子蒸发器5被连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此时铜轧制废油中碳链短的部分将会变成气态,由短程分子蒸发器5的内置冷却器收集,通过短程分子蒸发器5的下端法兰连接管道L,通过管道L连接到净料罐9的进端得到回收。
而碳链长的部分将会保持液态从短程分子蒸发器5的底部流出,由短程分子蒸发器5的出口连接管道L,通过管道L连接到冷却器10的上部进端,经过冷却后,从冷却器10的下端流出,流到废料罐11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友汇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友汇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15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