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易粘黏的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22547.2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4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昊;徐潇;董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同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2 | 分类号: | B65F1/12;B65F1/14;B65F1/00;B02C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23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易 垃圾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不易粘黏的垃圾桶,所述垃圾罐的底部边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竖直设置的支撑腿,所述垃圾罐的上侧中心处连通设有粉碎箱,且粉碎箱中设有粉碎机构,所述粉碎箱远离垃圾罐的一端连通设有进料口,所述垃圾罐的底部中心处连通设有L型出料管,且L型出料管的横直端中设有排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光滑防粘层,可防止垃圾罐内壁粘连垃圾杂物,清理更方便,设置粉碎机构可对垃圾进行粉碎处理,缩小垃圾的体积,提高垃圾罐的储存量,实用性更足,设置排料机构,便于将垃圾罐中的垃圾碎屑强制由L型出料管排出,可防止堵塞,排料效率更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不易粘黏的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作为一种必备的生活设施,遍布千家万户,大街小巷,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扩张,人口剧增,生活垃圾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建设垃圾5亿吨左右,此外,还有餐厨垃圾1000万吨左右,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垃圾还在以每年5%-8%左右的速度递增。
垃圾桶一直用来装垃圾,其表面和内部均充满了污垢,看过之后使人作呕,之所以没有人愿意清洗垃圾桶,是因为垃圾桶表面和内部粘上的污垢都不便清洗,且垃圾桶的功能单一,无法对垃圾进行粉碎处理,降低其实际储存量,对于体型较大的垃圾桶,其内部垃圾的取出也不方便,浪费人力。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不易粘黏的垃圾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粘黏的垃圾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易粘黏的垃圾桶,包括垃圾罐,所述垃圾罐的底部边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竖直设置的支撑腿,所述垃圾罐的上侧中心处连通设有粉碎箱,且粉碎箱中设有粉碎机构,所述粉碎箱远离垃圾罐的一端连通设有进料口,所述垃圾罐的底部中心处连通设有L型出料管,且L型出料管的横直端中设有排料机构,所述垃圾罐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且粉碎机构和排料机构的一端分别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垃圾罐的内壁设有光滑防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机构包括固定在粉碎箱一侧的机壳,所述机壳远离粉碎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驱动端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机壳中,所述粉碎箱远离机壳的一侧内壁分别通过两个转动件转动连接有两个横向平行设置的转杆,且两个转杆上分别套设并固定连接有两个啮合连接的螺旋辊刀,两个所述转杆远离两个转动件的一端均贯穿粉碎箱延伸至机壳中并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箱的一侧开设有两个通孔,且两个转杆分别贯穿两个通孔设置,两个所述通孔的内壁分别通过两个轴承件与转杆的外侧壁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料机构包括固定在L型出料管竖直端一侧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贯穿延伸至L型出料管的横直端中并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螺旋叶片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滑防粘层采用纳米聚四氟乙烯材料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垃圾罐的侧壁从上往下依次套设并固定连接有三个等间距排列设置的加固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四个所述支撑腿远离垃圾罐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上设有刹车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垃圾罐内部设置光滑防粘层,可防止垃圾罐内壁粘连垃圾杂物,清理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同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同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2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焊接设备夹具
- 下一篇:空压机的油气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