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NOSES手术的新型二叶扩肛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24256.7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6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彭健;徐帅;彭宁;欧阳倩晖;赵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32 | 分类号: | A61B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noses 手术 新型 二叶扩肛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NOSES手术的新型二叶扩肛器,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在中部铰接以形成钳状本体,所述钳状本体的钳柄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钳状本体的钳口宽度的定位装置,所述钳状本体的钳口端设置有扩肛叶片;所述扩肛叶片与所述第一钳体、第二钳体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钳体、第二钳体上的所述扩肛叶片相互对称设置;所述扩肛叶片的中部朝向另一所述扩肛叶片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扩肛叶片的自由端设置有背向另一所述扩肛叶片向外倾斜的倾斜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在进行NOSES手术时的舒适性,避免人为扩肛操作的同时降低肛裂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NOSES手术的新型二叶扩肛器。
背景技术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及微创理念的进步,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在我国发展迅速。NOSES是指使用腹腔镜等器械完成腹盆腔内各种常规手术操作(切除与重建),经人体自然腔道(直肠、阴道或者口腔)取标本的腹壁无辅助切口手术,其中肛门是结直肠NOSES应用最普遍的取标本途径,而在取标本之前必须进行充分扩肛。
现有的通常做法是医生会将手指插入病人肛门,然后两手用力向外撑开。由于对力量的控制及患者个人体质的原因,经常会因为瞬间的力量过大而损伤病人的肛门括约肌,造成肛裂。同时由于扩肛需要持续的时间较长,操作医生的双手很快便会感到酸痛,这对手术过程、患者和医生的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此,现有技术中也提出过一些方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89206428.5的文献中所公开的一种二叶扩肛器,通过设计一种具有卡位的二叶钳,以代替人工进行扩肛操作。但是这种结构中,扩肛处为采用直板状的叶片,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中与肛门的接触会集中于叶片的上、下两端,使得肛门的局部地方的应力更为集中,增大了肛裂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NOSES手术的新型二叶扩肛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在进行NOSES手术时的舒适性,避免人为扩肛操作的同时降低肛裂风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NOSES手术的新型二叶扩肛器,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在中部铰接以形成钳状本体,所述钳状本体的钳柄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钳状本体的钳口宽度的定位装置,所述钳状本体的钳口端设置有扩肛叶片;其中,
所述扩肛叶片与所述第一钳体、第二钳体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钳体、第二钳体上的所述扩肛叶片相互对称设置;所述扩肛叶片的中部朝向另一所述扩肛叶片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扩肛叶片的自由端设置有背向另一所述扩肛叶片向外倾斜的倾斜部。
作为优选,所述扩肛叶片包括第一扩肛叶片、第二扩肛叶片,所述第一扩肛叶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钳体上,所述第二扩肛叶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钳体上;
所述第一扩肛叶片的安装端与所述第二扩肛叶片的安装端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凸起的两端部的直线距离为3-5cm。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摆臂,所述摆臂上设置有第一卡齿结构,所述摆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钳体上,所述第二钳体上设置有第二卡齿结构,所述第一卡齿结构与所述第二卡齿结构啮合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摆臂,所述摆臂上设置有第一卡齿结构,所述摆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钳体上,所述第一钳体上设置有第二卡齿结构,所述第一卡齿结构与所述第二卡齿结构啮合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钳柄端的末端设置有供手指穿入的指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42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