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撑型钢梁施工用可转动斜槽刻度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25440.3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3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简林鑫;李阳;刘义权;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E04G21/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施工 转动 斜槽 刻度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撑型钢梁施工用可转动斜槽刻度尺装置,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竖向安装有套筒,在所述套筒中滑动配合安装有支架,在支架下方竖向安装有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的上端与支架连接,下端与底座连接;在所述支架顶端安装有承托机构,所述承托机构与支架转动连接;在支架的上部设有一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承托机构相连,通过旋转转动机构,能够带动承托机构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对于斜撑型钢梁具有很好的空间定位和斜率控制效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承担着固定和支撑作用,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斜撑型钢梁施工用可转动斜槽刻度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型钢混凝土结构在高精尖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多,解决大跨度的结构形式有: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等,其中型钢混凝土结构能有效地降低构件截面面积,提高构件受力性能。在型钢混凝土结构柱,存在一种八字形钢筋混凝土包钢斜撑组合结构,该结构构件繁密、连接节点众多,对构件的定位、节点连接、模板支撑固定、混凝土浇筑来说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对工程的质量及工期具有重要影响,如何采取安全、优质、经济、高效的施工措施加以保证,是施工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于斜撑型钢梁的安装,一般采用起重机直接吊装,通过在连接端提前焊接定位板,再通过人工进行定位和斜率控制,钢梁焊接固定完成后,再去除定位板,卸载起重机。因此,传统的施工过程,对于斜撑型钢梁的空间定位和斜率控制不精准,人工拉动钢梁存在安全风险并且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同时在安装定位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占用起重机资源,并且在卸载起重机后的焊接过程中,钢梁很容易因为自重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和应力集中,使钢梁的定位和斜率出现偏差,给整个工程项目带来安全风险,施工工程费时费力,施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更加准确的对斜撑型钢梁的空间位置进行定位和斜率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能够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的可转动斜槽刻度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斜撑型钢梁施工用可转动斜槽刻度尺装置,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竖向安装有套筒,在所述套筒中滑动配合安装有支架,在支架下方竖向安装有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的上端与支架连接,下端与底座连接;在所述支架顶端安装有承托机构,所述承托机构与支架转动连接;在支架的上部设有一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承托机构相连,通过旋转转动机构,能够带动承托机构同步转动。
这样,在施工时,将斜撑型钢梁固定在承托机构上,将该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通过操作转动机构,带动承托机构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实现对钢梁斜率的调整和控制,并且可根据需要通过顶升装置对其高度进行调节和控制,顶升装置和承托机构又对钢梁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这样只需要起重机将钢梁吊装到承托机构上即可,极大的节约了起重机的资源,提高了施工效率,并能够很好的对斜撑型钢梁起到支撑、固定、斜率控制、高度控制等空间定位作用。
作为优化,所述支架包括导向柱和两块竖向设置在导向柱上端的相对两侧的支板,其中,所述导向柱与套筒滑动配合连接,并导向柱下端与顶升装置连接;在所述支板的顶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承托机构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弧形槽内。
具体的,在顶升装置对型钢梁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导向柱对支架的竖向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并提高支架的稳定性。承托机构与弧形槽的转动配合,使承托机构可绕弧形槽的圆心转动,使承托机构可以平稳转动,防止支架偏心受压造成倾倒。
作为优化,在所述弧形槽内侧下部相对的两侧沿径向开设有摩擦槽,在所述支板上开设有与摩擦槽相连通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沿弧形槽的径向延伸设置,在该螺栓孔中配合安装有调节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5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TMR隧道磁阻的剩余电流检测装置
- 下一篇:压力舱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