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复合型硬质合金圆棒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26907.6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5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通耐钨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3/02 | 分类号: | F16S3/02;F16S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荔信航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7 | 代理人: | 马小玲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梯度 结构 复合型 硬质合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复合型硬质合金圆棒,包括合金圆棒本体,所述合金圆棒本体内部的外圈位置纵向固定安装有加强杆,所述合金圆棒本体外部上端的中间位置预设有一级插装焊接孔,所述承重杆的内部边侧固定安装有常规密度杆,所述承重杆内部的中间位置预设有二级插装焊接孔,所述二级插装焊接孔的内部固定插接有中心插杆,所述中心插杆内部的中间位置纵向固定安装有低密杆体。该具有梯度结构的复合型硬质合金圆棒,通过增设了多级同材质不同梯度结构的合金杆,将整体设计为内部多级融合焊接的复合型一体式结构,在增加了整体结构紧凑性的基础上提升了整体在实际应用使用工作中的使用强度,有效提升了整体的使用效果及工作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质合金圆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复合型硬质合金圆棒。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圆棒是采用硬质合金材料的金属圆柱棒体结构,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
然而现有市场上已有的硬质合金圆棒大多存在着整体多为单一材质的一体式结构,自身使用强度完全依靠所采用的合金材质强度,难以满足在不同使用环境中不同使用情况下的多种使用需求,以至于整体的使用效果以及工作性能较为一般,且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使用强度上的缺陷相应影响到了整体所能够应用的使用范围,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结构特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复合型硬质合金圆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硬质合金圆棒大多存在着整体多为单一材质的一体式结构,自身使用强度完全依靠所采用的合金材质强度,难以满足在不同使用环境中不同使用情况下的多种使用需求,以至于整体的使用效果以及工作性能较为一般,且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使用强度上的缺陷相应影响到了整体所能够应用的使用范围,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结构特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复合型硬质合金圆棒,包括合金圆棒本体,所述合金圆棒本体内部的外圈位置纵向固定安装有加强杆,所述合金圆棒本体外部上端的中间位置预设有一级插装焊接孔,所述合金圆棒本体内部与加强杆之间空隙填充有加固填充物,所述加强杆的内部中间位置纵向嵌入有高密杆体,所述一级插装焊接孔的外部上端固定安装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的内部边侧固定安装有常规密度杆,所述承重杆内部的中间位置预设有二级插装焊接孔,所述二级插装焊接孔的内部固定插接有中心插杆,所述中心插杆内部的中间位置纵向固定安装有低密杆体。
优选的,所述合金圆棒本体、加强杆、承重杆和中心插杆整体均为圆柱体结构,并均采用钨钢材质,且加强杆在合金圆棒本体的内部环形等间距对称固定安装,并规格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一级插装焊接孔的内部规格与承重杆的外部规格之间相互对应吻合,且承重杆在一级插装焊接孔内部与其相互之间无缝固定连接,所述加固填充物采用防腐材料,并在合金圆棒本体内部与加强杆之间的空隙中充分填充。
优选的,所述高密杆体与加强杆为相互无缝连接的固定一体式结构,且承重杆与常规密度杆和中心插杆与低密杆体均为相互无缝连接的固定一体式结构,所述高密杆体的密度大于常规密度杆的密度并大于低密杆体的密度。
优选的,所述二级插装焊接孔的孔内规格与中心插杆的外部规格之间相互对应吻合,且中心插杆在二级插装焊接孔内部与其相互之间无缝固定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梯度结构的复合型硬质合金圆棒,结合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对整体结构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优化改进,通过增设了多级同材质不同梯度结构的合金杆,将整体设计为内部多级融合焊接的复合型一体式结构,在增加了整体结构自身紧凑性的基础上提升了整体在实际应用使用工作中的使用强度,有效提升了整体的使用效果以及工作性能,并能够满足不同使用情况下的多种使用需求,从而有效在提升了整体综合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扩大了整体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通耐钨钢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通耐钨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69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液位的水泵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