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组用电极连接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27879.X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5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齐轶;曹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晶驰炭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2 | 分类号: | H01M50/502;H01M10/613;H01M10/655;H01M10/65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15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组 用电 连接 板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连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用电极连接板结构,包括连接板主体,连接板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集流板,集流板的背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多个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电极垫片,多个弹簧的外部均罩设有限位管,多个限位管均固定安装于集流板的背面,连接板主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托板;该电池组用电极连接板结构,通过在集流板的背面固定安装的限位管,可以将电池稳定固定在电极连接板上,通过设有的弹簧和电极垫片,可以使电池连接更稳定,有利于提高连接效果,有利于提高本电池组用电极连接板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连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组用电极连接板结构。
背景技术
电极连接是指电极在炼炉上使用时依靠加工成公螺纹和相应尺寸的母螺纹将上下2-3根电极连接起来实现连续使用,在电池组的串并联结构中主要由电池单体、电池塑料定位板以及集流板构成;随着放电功率以及电极直径的增大,工作电流产生的热量会迅速增加,对接头连接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电极连接板结构在电池组中起到电池骨架支撑的作用。
现有的电池组用电极连接板结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连接板的连接效果差,且不易于固定限位电池,使用不方便,降低了电极连接板结构的实用性;现有的电池组用电极连接板结构,由于电池内部长时间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由于连接板散热效果差,会导致整个装置结构温度较高,进而导致装置老化,最终导致线路短路,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需要我们对此作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用电极连接板结构,具备连接稳定和散热优等优点,解决了连接不稳定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连接稳定和散热优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连接板主体,所述连接板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集流板,所述集流板的背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电极垫片,多个所述弹簧的外部均罩设有限位管,多个所述限位管均固定安装于集流板的背面,所述连接板主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托板。
优选的,所述集流板的正面等距固定安装有四个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托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
优选的,多个所述限位管的表面中部均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主体的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金属隔片,位于金属隔片的一侧有导热硅脂填充于空腔的内部,位于金属隔片的另一侧有导热石墨片填充于空腔的内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用电极连接板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池组用电极连接板结构,通过在集流板的背面固定安装的限位管,可以将电池稳定固定在电极连接板上,通过设有的弹簧和电极垫片,可以使电池连接更稳定,有利于提高连接效果,有利于提高本电池组用电极连接板结构的实用性。
2、该电池组用电极连接板结构,通过在连接板主体内部开设的空腔,可以提供一个换热层,有助于电池导热,通过在空腔内填充的导热硅脂和导热石墨片,有利于电池与外界传递热量,降低电池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流板与限位管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流板与弹簧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主体和隔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晶驰炭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晶驰炭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78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组装用斜垫块
- 下一篇:一种秒表检定用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