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围沿变形研究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28435.8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6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孙礼涛;严攀攀;李智强;万俊;韩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G01B2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变形 研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围沿变形研究的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围沿与地层相对位置变化的传感器以及实现传感器在围沿上安装的固定座,还包括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固定于固定座上,且空心管相对于固定座的伸出长度可调;所述空心管的一端为监测端,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监测端上且位于空心管的外侧;还包括固定于空心管上、相对于空心管的外侧外凸、与空心管同轴的第一挡板,所述传感器朝向固定座的投影落在第一挡板上;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其所处环境中的压力值。采用本方案提供的监测系统,可有效提升围岩变形监测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工程施工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围沿变形研究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中涉及到大量的地下工程,在进行地下施工时,需要考虑地层的岩体特性、水文地质特征、地层特性和地质构造等,使用如匹配的围岩形成地下工程软弱地层抗变形、抗塌方支护。在围岩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对围岩的变形监测,可从地质角度分析总结其潜在的安全风险源。如: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隧道采取CRD法施工、三台阶七部开挖法施工及采取水平旋喷桩辅助措施进行超前加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各种方法和措施下地下工程的施工力学行为、地层变形情况与支护结构的安全状态。
现有技术中,针对以上变形监测,出现了如利用液体静压力、传感器系统组成的监测系统或系统。
进一步优化围岩变形监测系统及方法,无疑会进一步强化地下施工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围岩变形监测系统及方法,无疑会进一步强化地下施工的安全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围沿变形研究的系统及方法,采用本方案提供的监测系统及方法,可有效提升围岩变形监测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围沿变形研究的系统及方法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用于围沿变形研究的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围沿与地层相对位置变化的传感器以及实现传感器在围沿上安装的固定座,还包括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固定于固定座上,且空心管相对于固定座的伸出长度可调;
所述空心管的一端为监测端,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监测端上且位于空心管的外侧;
还包括固定于空心管上、相对于空心管的外侧外凸、与空心管同轴的第一挡板,所述传感器朝向固定座的投影落在第一挡板上;
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其所处环境中的压力值。
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采用如下方式完成围沿变形监测:
S1、在围岩及地层上,设置贯通围岩且延伸至地层中的孔道;
S2、将传感器随空心管的监测端嵌入所述孔道中,且传感器所处的位置位于地层的孔道中,完成空心管在固定座上的固定连接;
S3、由空心管位于围岩外侧的一端向空心管内注入加热后的填料,所述填料为热塑性弹性体,且所述填料由监测端注入位于地层的孔道中,在位于地层的孔道中填料的温度冷却至环境温度后,向孔道的内侧移动空心管,使得位于地层的孔道中的弹性体受压变形,且位于地层的孔道中的弹性体作用在传感器的检测端上;
S4、通过传感器的数值变化,判断是否发生围沿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84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响应的高压开关控制系统
- 下一篇:连续化节能加压理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