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小鼠注射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30011.5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2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宝福凯;张宇;柳爱华;徐鑫;岳鹏;曹文静;范雨鑫;刘玫肖;陈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小鼠 注射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小鼠注射用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容纳腔和身体容纳腔,身体容纳腔为网状结构;头部容纳腔一端与身体容纳腔一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开设有透气孔;身体容纳腔另一端轴承连接有密封盖;其中,头部容纳腔尺寸与小鼠头部匹配;身体容纳腔尺寸与小鼠身体尺寸匹配。该装置有效地避免了操作者被小鼠咬伤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医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小鼠注射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实验中,通常将小鼠作为模式动物,大部分的医学实验都是以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有时需要将待检测药品制备成液体对小鼠进行注射,以观察小鼠的身体反应,进而判断药品的功能。
对小鼠进行腹腔和关节注射时,因为小鼠爱动的特性,操作人员通常会用左手夹持小鼠背部,右手持针进行操作。但由于小鼠挣扎的过程中会挣脱操作人员的控制,对操作人员进行反咬,给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注射用小鼠固定装置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射用小鼠固定装置,有效地避免了操作者被小鼠咬伤现象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小鼠注射用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容纳腔和身体容纳腔,所述身体容纳腔为网状结构;
所述头部容纳腔与所述身体容纳腔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头部容纳腔的首端开设有透气孔;
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身体容纳腔的末端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头部容纳腔用于容纳小鼠的头部,身体容纳腔用于容纳小鼠的身体,由于头部容纳腔和身体容纳腔的尺寸分别与小鼠头部和小鼠身体的尺寸匹配,且由于密封盖的存在,防止了小鼠挣脱容纳腔,起到了固定小鼠的作用,防止了小鼠对操作人员的伤害;透气孔用于小鼠呼吸,防止其窒息而死;身体容纳腔为网状结构,便于对小鼠身体进行注射。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通孔。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孔可以使得小鼠的尾巴露出,便于对小鼠的尾巴进行注射。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头部容纳腔与所述身体容纳腔通过螺纹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螺纹连接,便于对固定装置进行拆卸,进而可以对装置进行消毒和清洗。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身体容纳腔由不锈钢网焊接而成,不锈钢网的网孔直径为1cm。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不锈钢网耐冲击,可以有效防止小鼠的挣脱。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头部容纳腔的材质为聚丙烯。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聚丙烯耐冲击性、耐磨性较强,延长了头部容纳腔的使用寿命。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小鼠体内腹腔和关节注射的效率,更好地防止了操作者被小鼠反咬和伤害现象的发生。该装置可以存放于实验台上,因为体积小,所以基本不占用实验空间,便于收纳,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廉价且宜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实施例1提供的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未经昆明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0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厂污水排放检测用污水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带有锁止定位机构的螺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