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同雾化液滴粒径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30175.8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8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春;柏盛;张琪;高佳星;王越;张龙;孙海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新疆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雾化 粒径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同雾化液滴粒径测试装置,包括不同雾化液滴生成系统、粒径测试分析系统和控制系统;不同雾化液滴生成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压力表、储气室、电磁阀、单向阀一、储水室、单向阀二、雾化喷嘴,储气室通过导气管与高压空气瓶连接;粒径测试分析系统包括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图像采集系统;电磁阀、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图像采集系统分别与控制系统有线或无线连接。可以实现不同雾化液滴的生成及其粒径值的研究测试,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操作更为便捷的不同雾化液滴生成及粒径测试方式,以及详尽的雾化液滴粒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灭火及矿山安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不同雾化液滴粒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使用的雾化液滴生成方式主要为气动压力式雾化和超声波雾化。气动压力式雾化的作用原理为:
自喷嘴喷出的液体受到外部作用力,形成各种尺寸的微小液滴,液体首先在机械作用力和表面张力以及周围空气介质的挤压、剪切综合作用下破碎而初步雾化,在此过程中,圆射流破碎与薄液膜射流破碎是液体初步雾化的两种基本方式,初步雾化形成的液滴再经过二次破碎最终才完成雾化过程;超声波雾化的作用原理为:压电陶瓷片在高频振荡电压的作用下,自发开始高频振荡,并发射出超声波,超声波作用于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在超声波的不断冲击下,开始破裂,逐渐形成粒度只有几微米的超声波细水雾。而雾化液滴粒径测试一般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两种粒度检测设备,其中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通过分析穿越激光测量体的球形粒子反射或折射的散射光产生的相位移动来确定粒径的大小;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颗粒群的散射谱,经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来分析其颗粒粒度分布情况,具体来说是来自激光器的激光束经滤光、扩束、滤波后,经准直透镜变成平行光线后照射到测试区,测试区中的待测颗粒群在激光的照射下产生散射谱,而散射谱的强度及其空间分布与被测颗粒群的大小及分布有关,并经透镜再次汇聚后,被位于透镜后焦面上的光电阵列探测器所接收,转换成电信号后经放大和A/D转换经通讯口送入计算机,进行反演运算和数据处理后,即可给出被测颗粒群的大小、分布等参数。
针对现有的研究结果,需要开发出一种更完备、更可靠,操作更便捷的爆炸反应过程测试装置,以了解清楚爆炸过程的各种信息,从而获得抑制链式反应过程的理论信息,为抑制爆炸和减少爆炸人员伤亡及损失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类似的方法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同雾化液滴粒径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不同雾化液滴粒径测试装置,包括不同雾化液滴生成系统、粒径测试分析系统和控制系统;
所述不同雾化液滴生成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压力表、储气室、电磁阀、单向阀一、储水室、单向阀二、雾化喷嘴,所述储气室通过导气管与高压空气瓶连接;
所述粒径测试分析系统包括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图像采集系统;
所述电磁阀、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图像采集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有线或无线连接。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同雾化液滴粒径测试装置,可以实现不同雾化液滴的生成及其粒径值的研究测试,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操作更为便捷的不同雾化液滴生成及粒径测试方式,以及详尽的雾化液滴粒径信息。操作更便捷、更完备、更可靠,可以了解清楚爆炸过程的各种信息,从而获得抑制链式反应过程的理论信息,为抑制爆炸和减少爆炸人员伤亡及损失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同雾化液滴粒径测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同雾化液滴生成系统的主要结构剖面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新疆工程学院,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新疆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0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