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碳纤维匹克球拍的弹力测试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33949.2 | 申请日: | 2020-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1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龚敏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明轩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G01N3/303;G01B5/06 |
代理公司: | 东莞技创百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碳纤维 球拍 弹力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碳纤维匹克球拍的弹力测试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后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面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摄像头位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且摄像头与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远离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量测管,所述上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电缸、传动杆和夹持臂,所述电缸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上端,所述传动杆一端活动安装在电缸的输出端,且传动杆另一端与夹持臂活动连接,所述夹持臂活动安装在安装板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测结果精准、抗干扰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治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碳纤维匹克球拍的弹力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匹克球是用球拍击球的一种运动,是从美国西雅图的本不里奇岛兴起的。它可以视作为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相结合的混合运动。在身体的活动量和活动度上,匹克球比羽毛球和乒乓球的活动度和活动量大,所以在锻炼身体的效果上比羽毛球和乒乓球好。匹克球的活动量和运动量比网球为小,不适宜网球的人就可将匹克球作为经常运动的锻炼项目。匹克球适宜于各种年龄。尤其是过去打网球、但是失去了继续打网球的条件,或者打乒乓球、羽毛球的人,想寻找更为激烈些的运动项目,匹克球就是极好的选择。匹克球的场地和羽毛球的场地完全相同。使用的球大小如网球,为硬塑料制成的薄壳中空球,有26个直径约1厘米的孔。横握的球拍形如较大的乒乓球拍,最初是
木制的,现在也有较轻的玻璃纤维、EVA、PE材料、蜂窝纸、混合材料和碳纤维制作的匹克球拍。其中,碳纤维因为高强度、低重量等原因逐渐取代了其他材质,作为高端匹克球拍的主要材料。但碳纤维因为自身特性,不同型号的碳纤维有着不同的模量、弹性和刚性,因此并不是所有碳纤维都可用于制作匹克球拍,因此要对此进行检测。
匹克球拍的弹性是衡量匹克球拍质量最重要的指标。过去检测匹克球拍弹性的方法是:将直尺立在匹克球拍旁,随后将匹克球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通过肉眼观察匹克球落到匹克球拍后的第一弹跳高度,这个高度就是衡量匹克球拍弹性大小的主要依据,但这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一、因为匹克球在经过弹跳后处于高速运动的状态,人的肉眼很难通过直尺平行的观测匹克球的弹跳高度,同时因为人眼的特性,难以准确捕捉高速运动的物体,这就导致很难就弹跳高度得出一个准确的结果,从而难以对匹克球拍的弹性和质量做出正确的评价,无法针对其缺陷进行有效改良;二、传统检测时,测试人员需要用手将匹克球抬升至一定高度,随后松手让匹克球自由落下,但在这个过程中,人手松开匹克球时必然会对匹克球产生作用力,匹克球自由落体时又会收到室内微风的影响,从而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碳纤维匹克球拍的弹力测试治具,具备检测结果精准、抗干扰性强的优点,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碳纤维匹克球拍的弹力测试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后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面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摄像头位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且摄像头与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远离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量测管,所述上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电缸、传动杆和夹持臂,所述电缸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上端,所述传动杆一端活动安装在电缸的输出端,且传动杆另一端与夹持臂活动连接,所述夹持臂活动安装在安装板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夹持臂上设置有传动端、夹持端和转轴,所述传动端与传动杆活动连接,所述夹持端位于夹持臂上远离传动端的一端,所述转轴位于传动端和夹持端之间,所述夹持臂通过转轴与安装板活动连接,并以转轴处为支点做旋转活动。
优选的,所述量测管的表面设置有刻度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明轩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明轩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39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珩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抗菌绝缘的高强度碳纤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