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接触导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37057.X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0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邓高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明毅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0 | 分类号: | C25D17/00;H01R13/62;H01R13/639;H01R13/631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赖智威;周克佑 |
地址: | 5113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接触 导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接触导电装置,其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在第一安装座上设有第一安装面,在第一安装面上设有第一磁体和第一导电体;第二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在第二安装座上对应第一安装面设有第二安装面,在第二安装面上设有第二磁体和通过弹力机构安装的第二导电体,第二磁体可以与第一磁体相互吸附;在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相互吸附在一起时,第二导电体对应压在第一导体上,从而将第一导体与第二导电体相互导通。本实用新型的接通导电的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接触导电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的电镀设备往往体积和质量上设计较大,整流机阴极需要连接在电镀产品上,采用的是人工将整流机线锁紧或气缸挤压,这样的设计往往在接触面上难以做到自动化和高稳定性,当接触不良时会导致接触点过热引发暗火,板面烧焦,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由于市场需求,电镀设备在逐渐走向自动化生产,繁琐的人工操作将被替换,其导电装置要求能做到随开随断,能实现导电面之间的接触的高稳定性,这时就需要对连接位置提供一个稳定力保证时刻压迫。
如图1所示是现有的通过气缸5产生挤压力实现导电的导电装置,其气缸5固定在电镀槽的槽体3上表面,气缸5前端固定有铜制的导电柱6,导电柱6和整流机阴极通过导线连接,电镀挂具4上设有导电板7,导电板7通过导线和电镀载板连接。当需要电镀时,人机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气缸5推动导电柱6,导电柱6和电镀挂具上的导电板7相连接,促使整流机阴极头和电镀载板连接。
但是上述的通过气缸5产生挤压力实现导电的导电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电镀挂具4在上升离开槽体3的时候,电镀挂具4会滴溅药水,气缸5容易受到药水腐蚀而损坏。
2)气缸5推动是硬性推动,有时会由于导电柱6和导电板7不平行而导致接触不良。
3)气缸5为气动元件,在恶劣的酸性环境,使用寿命较短,气缸伸缩时会出现卡顿现象。
如图2所示是现有的通过电镀挂具的自身重力产生压力实现导电的导电装置,在其电镀挂具上设置有倒三角座4.1,在槽体上对应设置有V型凹槽3.1,V型凹槽3.1的外端面安装有支撑板10,在支撑板10上安装有导电块9,导电块9可上下活动,在导电块9与支撑板10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始终为导电块9产生向上的弹力。而在电镀挂具的侧边对应导电块9设有向下的导电连接柱8。
当电镀挂具下降至槽体中时,电镀挂具上的倒三角座4.1对应落入槽体上的V型凹槽3.1中,由于电镀挂具的重力作用,电镀挂具上部的导电连接柱8和导电块9接触,在弹簧的调节作用,使得两者的接触面贴合紧密。
但是上述的通过电镀挂具4的自身重力产生压力实现导电的导电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其利用了电镀挂具4的重力作用,而电镀挂具4挂在槽体3中进行电镀时,电镀药水会对电镀挂具4产生浮力,因此电镀挂具4的重量往往需要设定的较重才能满足需求。
2)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部分电镀设备会在其槽体3上增加摇摆装置或震动装置,此时,导电连接柱8和导电块9的接触会在晃动的影响下导致突然接触断开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自动接触导电装置,其接通导电的稳定性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明毅电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明毅电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70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版机的纸版分离及检测装置
- 下一篇:门窗掣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