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37117.8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1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施辰;朱俊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供排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3 | 分类号: | F16L55/163;F16L55/162;F16L55/18;F16L58/02;F17D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吴海燕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挖 管道 修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其包括:安装于待修复管道内壁的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的中部具有内凹的圆弧形凸起,靠近橡胶密封圈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位于橡胶密封圈外表面的密封机构,与橡胶密封圈所设密封机构对应的橡胶密封圈内壁设置有橡胶圈槽;安装于橡胶密封圈的橡胶圈槽处的不锈钢紧固环组件,其包括沿着管道所设橡胶圈布置的金属环以及设置于不锈钢环撑开开口处的金属楔子,金属环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置有撑开端块。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安装施工迅速、便捷,在施工时占地很小,对周边道路交通影响几乎为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饮用水,污水,煤气管,重力管网或无压力管网的管道在出现裂纹后需要对其加以修复,否则会影响管道的介质输送效果。由于此类管道通常口径通常较大,通常管道的口径达到DN600mm至DN4500mm,在修复此类管道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其安装施工迅速、便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其包括:安装于待修复管道内壁的橡胶密封圈,所述橡胶密封圈的中部具有内凹的圆弧形凸起,靠近橡胶密封圈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位于橡胶密封圈外表面的密封机构,与橡胶密封圈所设密封机构对应的橡胶密封圈内壁设置有橡胶圈槽,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设置于橡胶密封圈外表面且内凹深度相同的多个第一内凹部,相邻第一内凹部之间为第一凸起部,该第一凸起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内凹部,所述第二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小于第一内凹部的内凹深度,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凸起高度要高于橡胶密封圈的外表面;
安装于所述橡胶密封圈的橡胶圈槽处的不锈钢紧固环组件,其包括沿着管道所设橡胶圈布置的金属环以及设置于不锈钢环撑开开口处的金属楔子,所述金属环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置有撑开端块。
进一步,所述金属环的端部设置有金属楔子导向机构。
进一步,所述橡胶圈槽的宽度与密封机构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撑开端块与金属环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金属楔子导向机构为导向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安装施工迅速、便捷。
2、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在施工时占地很小,非常少的土方量(仅限于开挖工作井),对周边道路交通影响几乎为零。
3、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对因受流砂等不利地质条件影响,不均匀沉降严重而导致裂缝的修复,有独到之处。
4、柔性接头,具有足够的柔性来适应管道内壁变化,有效抵抗地面重车动荷载的影响。
5、密封所用橡胶圈有良好的防渗功能,可以承受一定强度的地下水冲刷。
6、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安装位置的管道内径减少约12mm,水头损失可忽略不计,对流量影响几乎为零。
附图说明
图1为非开挖管道修复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V处放大图。
图3为不锈钢紧固环组件主视图。
图4为图3中II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略去金属楔子的示意图。
图6为橡胶密封圈主视图。
图7为橡胶密封圈侧视图。
图8为橡胶密封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供排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供排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71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框结构和显示模组
- 下一篇:双电机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