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散热的5G手机后盖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39261.5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5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章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越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99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散热 手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后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5G手机后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顶侧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底部粘接有导热垫,所述散热板的顶部粘接有防漏垫,所述防漏垫的顶部粘接有空心板,所述空心板的内部设置有冷凝水,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盖体的内侧和内侧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一端与第二凹槽相连通。该便于散热的5G手机后盖,通过在空心板的内部设置有冷凝水,增强了盖体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了手机的安全性能,通过在活动柱的外侧右端设置有扇叶,达到了对盖体进行手动散热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后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5G手机后盖。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通讯技术5G标准的确立,5G手机正逐步走向市场,5G手机的下载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比4G手机快数十倍,与此同时,其芯片产生的热量也随之成倍提高。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便于散热的5G手机后盖,只能依靠后盖自身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不佳,一旦有高热现象发生,可能引发手机cpu降频,从而导致使用不流畅,甚至因电池温度过高而存在爆炸等安全隐患,故而提出以上一种便于散热的5G手机后盖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5G手机后盖,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便于散热的5G手机后盖实际中只能依靠后盖自身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不佳,一旦有高热现象发生,可能引发手机cpu降频,从而导致使用不流畅,甚至因电池温度过高而存在爆炸等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于散热的5G手机后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顶侧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底部粘接有导热垫,所述散热板的顶部粘接有防漏垫,所述防漏垫的顶部粘接有空心板,所述空心板的内部设置有冷凝水,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盖体的内侧和内侧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一端与第二凹槽相连通,所述散热孔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底壁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右端与第二凹槽的内壁右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柱的外侧左端安装有扇叶,所述活动柱的外侧右端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顶部依次贯穿加强板和盖体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连通,所述散热板、防漏垫和空心板均位于第一凹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孔呈等距排列分布在盖体的前后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扇叶呈圆周排列分布在活动柱的外侧左端。
进一步的,所述圆环的外侧设置有防滑螺纹,所述圆环的内径值等于活动柱的外径值。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棱角处呈弧形状,所述散热板与盖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5G手机后盖,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散热的5G手机后盖,通过在空心板的内部设置有冷凝水,增强了盖体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了手机的安全性能,通过在活动柱的外侧右端设置有扇叶,达到了对盖体进行手动散热的目的。
(2)、该便于散热的5G手机后盖,通过在散热孔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第二凹槽的内部,通过在圆环的外侧设置有防滑螺纹,达到了防滑的目的,进而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散热的5G手机后盖的主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越,未经章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9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智能随身包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公交站广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