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稳定小儿手足徐动型脑瘫的上肢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40855.8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6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陈艳琳;余婉燕;张燕娜;陈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 小儿 手足 徐动型 脑瘫 上肢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稳定小儿手足徐动型脑瘫的上肢固定装置;包括左套筒、右套筒、左握把、右握把、连接件、左系紧件及右系紧件;左握把固于左套筒内;右握把固于右套筒内;连接件连于左套筒与右套筒间;左系紧件固至左套筒外壁;右系紧件固至右套筒外壁。效果:左套筒适于左手伸入,左握把适于左手手握,右套筒适于右手伸入,右握把适于右手手握,左系紧件适于系紧左手手腕,使得手足徐动型脑瘫儿童左手不易从左套筒拿出,右系紧件适于系紧右手手腕,使得手足徐动型脑瘫儿童右手不易从右套筒拿出,使得手足徐动型脑瘫儿童左右手能被很好固定,能稳定其上肢不会乱动,抑制其残存的病理反射,以便于配合医生对其进行康复诊疗,使得检查诊疗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非标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稳定小儿手足徐动型脑瘫的上肢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手足徐动型脑瘫是指由于脑基底区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或运动失调,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运动。
当进行有意识、有目的运动时,不自主、不协调就无效运动增加。患者四肢和躯干肌张力强度和性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自主运动,部分患者表现为难以控制的头、颈、躯干、四肢自发扭转。
对于手足徐动型脑瘫儿童,因不自主、不协调的上肢无效运动及病理反射的残存严重影响医生检查与康复治疗时的配合、头颈躯干的稳定。
因此,如何固定好双上肢,抑制残存的病理反射,配合康复诊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稳定小儿手足徐动型脑瘫的上肢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左套筒、右套筒、左握把、右握把、连接件、左系紧件及右系紧件;
所述左套筒与所述右套筒沿前后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左握把沿左右方向固于所述左套筒内;所述右握把沿左右方向固于所述右套筒内;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左套筒与所述右套筒之间;所述左系紧件连接端固定至所述左套筒外壁;所述右系紧件连接端固定至所述右套筒外壁。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左套筒内左壁向左开设有一左卡槽A,所述左套筒内右壁向右开设有一左卡槽B;所述左握把左右两端对应卡固于所述左卡槽A及所述左卡槽B;
所述右套筒内左壁向左开设有一右卡槽A,所述右套筒内右壁向右开设有一右卡槽B;所述右握把左右两端对应卡固于所述右卡槽A及所述右卡槽 B。
优选地,所述左套筒外及所述右套筒外均包覆有一软胶护套或一棉质护套。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左连接管、右连接杆及调节螺栓;
所述左握把为中空结构;
所述左连接管向右固于所述左套筒右侧外壁,其左端伸入所述左套筒右侧外壁而与所述左握把右端连通固定;
所述右连接杆向左固于所述右套筒左侧外壁,其右端伸入所述右套筒左侧外壁而与所述右握把左端连接固定;其左端伸入所述左连接管;
所述调节螺栓穿设于所述左连接管外,其内端抵至所述右连接杆外壁;
当拧松所述调节螺栓时,所述右连接杆的伸出所述左连接管外的长度可调,以使所述左套筒与所述右套筒之间间距可调。
优选地,所述右连接杆外壁沿左右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调节螺栓内端可旋入任一所述固定孔内,以锁紧固定所述左连接管与所述右连接杆。
优选地,还包括一左盖帽及一右盖帽;
所述左盖帽可拆拿的盖合于所述左套筒后端外;所述右盖帽可拆拿的盖合于所述右套筒后端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未经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08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行桥
- 下一篇:一种应用在板式开料机上的四机头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