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尾气排放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41638.0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6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英特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1 | 分类号: | F01N3/021;F01N13/18;F01N13/16;F01N1/00;F01N1/24;F01P1/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尾气 排放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车辆尾气排放过滤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过滤装置,所述上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所述下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所述上壳体内固定连接有隔音板,所述下壳体内固定连接有隔音板,所述过滤装置外侧设有缓冲泡棉,所述过滤装置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过滤装置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设有散热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缓冲泡棉、隔音板和橡胶层可以防止噪音从上壳体与下壳体内导出,可以对过滤装置进行消音,通过设置的固定板、螺丝和螺母可以对上壳体与下壳体进行固定,使方便拆除的同时有效地对过滤装置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车辆尾气排放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是汽车使用时产生的废气,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达到一定浓度时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造成土壤和水源酸化,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
传统的车辆尾气排放装置为一体式设计,在车辆尾气排放装置发生故障时往往只能直接对车辆尾气排放装置进行更换,更换过程不但费时费力,同时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车辆尾气排放过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辆尾气排放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车辆尾气排放过滤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过滤装置,所述上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所述下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所述上壳体内固定连接有隔音板,所述下壳体内固定连接有隔音板,所述过滤装置外侧设有缓冲泡棉,所述过滤装置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过滤装置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设有散热环,所述散热环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杆,所述散热杆内固定连接有石墨烯杆,所述上壳体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下壳体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设有螺丝,所述螺丝下方与螺母螺旋连接,所述螺母上方设有橡胶垫片,所述螺丝上方底部设有橡胶垫片,所述上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呈均匀分布的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隔音板的个数共有两个,所述隔音板内设有固定环,下方所述隔音板顶部开设有呈均匀分布的凹槽,下方所述隔音板所设凹槽内设有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缓冲泡棉的个数共有两个,上方所述缓冲泡棉外侧与上壳体固定连接,下方所述缓冲泡棉外侧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泡棉内开设有凹槽,所述缓冲泡棉所设凹槽内设有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散热环由铜块构成,所述散热杆由铜块构成,所述散热环内与过滤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杆外侧与固定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块上方与上壳体紧密连接,所述橡胶块下方与下壳体紧密连接,所述橡胶层的个数共有两个,上方所述橡胶层底部与下方橡胶层顶部紧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缓冲泡棉、隔音板和橡胶层,可以防止噪音从上壳体与下壳体内导出,可以对过滤装置进行消音,同时设置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上的橡胶层可以在防止噪音导出的同时增加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稳定性,使此车辆尾气排放过滤装置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固定板、螺丝和螺母,可以对上壳体与下壳体进行固定,使方便拆除的同时有效地对过滤装置进行固定,方便对过滤装置进行维修,节约资源,同时设置的散热环和散热杆可以对过滤装置进行散热,增加顾虑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英特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英特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1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