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波红外线热像仪用成像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41992.3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6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曹鹏;石雪凡;冯英;李卓非;王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深蓝静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F16M13/02;G01J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寇冰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开元***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波 红外线 热像仪用 成像 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波红外线热像仪用成像显示屏,包括热像仪本体、第二弹簧和连接线,所述热像仪本体上安装有红外探头,且热像仪本体上固定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通过柱状轴与活动杆相互连接,同时活动杆末端通过阻尼轴承与安装架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在显示屏本体下端,且第二弹簧末端固定有导柱,所述连接线设置在热像仪本体上,且连接线与连接插口相互连接,并且连接插口固定在显示屏本体上。该中波红外线热像仪用成像显示屏,采用可进行自由转动的机构使热像仪本体与显示屏本体进行连接,使显示屏本体可以在水平和垂直平面进行自由旋转,方便使用者进行观察,通过可拆卸结构对显示屏本体进行固定,便于后期拆卸与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波红外线热像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波红外线热像仪用成像显示屏。
背景技术
红外线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再通过红外热像图进行分析研究,是一种新型的探测用装置。
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使红外线热像仪热像仪在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如材料研究、电子与电气和动植物等,而根据所使用的领域不同,在红外线热像仪上也会添加相应的功能来辅助研究,而红外线热像仪想要进行相关数据分析,需要在热成像显示屏上呈现相关数据,而传统的红外线热像仪用成像显示屏主要直接与红外线热像仪一起固定安装,这样使成像显示屏存在不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缺少保护结构容易损坏显示屏和不便对成像显示屏进行清洁和更换等问题,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对传统的成像显示屏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波红外线热像仪用成像显示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缺少保护结构容易损坏显示屏和不便对成像显示屏进行清洁和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波红外线热像仪用成像显示屏,包括热像仪本体、第二弹簧和连接线,所述热像仪本体上安装有红外探头,且热像仪本体上固定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通过柱状轴与活动杆相互连接,同时活动杆末端通过阻尼轴承与安装架相互连接,所述安装架内固定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末端固定有限位杆,并且限位杆上固定有压杆,同时限位杆与安装板相互连接,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显示屏本体上,且显示屏本体通过柱状轴与外壳相互连接,并且外壳和显示屏本体下端均固定有磁铁,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在显示屏本体下端,且第二弹簧末端固定有导柱,并且导柱与磁铁相互连接,所述连接线设置在热像仪本体上,且连接线与连接插口相互连接,并且连接插口固定在显示屏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通过柱状轴与活动杆构成转动机构,且活动杆末端通过阻尼轴承与安装架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安装板之间为卡合连接,且限位杆为“L”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压杆通过第一弹簧与安装架构成弹性机构,且压杆和第一弹簧均关于安装架中心线为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外壳通过柱状轴与显示屏本体构成转动机构,且外壳为PVC 透明材料。
优选的,所述磁铁通过导柱和第二弹簧与显示屏本体构成弹性机构,且导柱与显示屏本体之间为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中波红外线热像仪用成像显示屏,采用可进行自由转动的机构使热像仪本体与显示屏本体进行连接,使显示屏本体可以在水平和垂直平面进行自由旋转,方便使用者进行观察,通过可拆卸结构对显示屏本体进行固定,便于后期拆卸与清洁。
1.通过固定杆和活动杆之间的转动作用,可以实现显示屏本体在水平面进行转动,通过活动杆与安装架之间的转动作用,可以实现显示屏本体在垂直平面内进行转动,便于使用者调整合适角度进行观察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深蓝静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深蓝静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1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