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驰放气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42558.7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7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观辉;孙玉东;宁吉全;闫小东;张鑫;闫彦峰;马林;胡家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顺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463005 河南省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气 再利用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驰放气再利用装置,包括外管道和转动套接在所述外管道内部的换热组件,所述外管道的两端固设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换热组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换热组件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伸出至所述第一端盖的外侧,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上均固设有第一旋转叶片。该装置利用驰放气作为热源生产热风,减少了燃煤的消耗,降低了环境污染,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驰放气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原型煤热风炉使用烟煤作为燃料产生热源,需2人进行手工操作,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人员劳动强度大,另外,对化工生产系统产生的驰放气没有特别有效的利用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驰放气再利用装置,包括外管道和转动套接在所述外管道内部的换热组件,所述外管道的两端固设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换热组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换热组件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伸出至所述第一端盖的外侧,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上均固设有第一旋转叶片。
可选地,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分流盘和与所述分流盘连通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均匀布置在所述分流盘上,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与所述分流盘连通,所述分流盘位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内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盖的外侧还设有第二端盖,所述旋转叶片位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所述第二端盖通过第二通气孔与驰放气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分流盘内设有第二旋转叶片。
可选地,所述第二旋转叶片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分流盘内部。
可选地,所述分流盘为圆盘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换热管为长直管结构。
根据本构想的驰放气再利用装置,驰放气吹在第一端盖上,并经第一通气孔进入外管道的内部,外界冷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换热组件,第一旋转叶片在驰放气的吹动下,带动换热组件一起转动,使换热组件与驰放气的接触更加充分,提供了换热效率,该装置利用驰放气作为热源生产热风,减少了燃煤的消耗,降低了环境污染,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分流盘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申请的构想,在此结合附图提供一种驰放气再利用装置的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该驰放气再利用装置包括圆管型结构的外管道100,在外管道100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一端盖110和第二端盖130,并且第一端盖110和第二端盖130均与该外管道100密封连接,其中,第一端盖110位于第二端盖130的内侧,在第一端盖110和第二端盖130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此外,在第一端盖110上开设有用于驰放气流经的第一通气孔120,在第二端盖130上开设有与驰放气管150连通的第二通气孔140,驰放气依次经过驰放气管150、第二通气孔140、第一端盖110与第二端盖130间的空隙和第一通气孔120,最终流入外管道100的腔体内,实现对对换热管210内的空气加热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顺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顺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25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渣耐磨螺旋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用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