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的新型持针钳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44507.8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0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俞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62 | 分类号: | A61B17/0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和长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4 | 代理人: | 周捷;吴强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消化 内镜下微创 手术 新型 持针钳 | ||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的新型持针钳,包括钳头、钳身和操作手柄,钳身包括鞘管和内芯,所述操作手柄包括手柄主体、滑环和复位弹簧,手柄主体前端开设有轴向的第二通孔,所述内芯先后穿过第二通孔和复位弹簧后与滑环固定连接,所述鞘管的另一端与手柄主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钳头包括不锈钢管和弯钩,所述不锈钢管的前端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呈交叉设置,不锈钢管的后端与鞘管固定连接,所述弯钩与内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操作手柄与钳头同步,通过操作手柄可控制弯钩的伸出和缩回,便于勾住缝针并锁定,克服了鞘管扭矩不足的问题,操控简便,易于推广便于在消化道内进行操作,并使缝针锁定更加稳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的新型持针钳。
背景技术
消化道恶性肿瘤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多发病,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而随着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现率也随之增高,对于一些消化道早期肿瘤可以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进行切除肿瘤,就能够达到根治性效果。
随着消化内镜和内镜下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检查越来越成为消化道疾病的常规检查手段,使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发现也越来越多,内镜下治疗也随之增多,导致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相应也增多,这其中危害最大的莫过于消化道穿孔。消化道穿孔可分为内镜诊疗穿孔并发症和主动消化系统管壁造口,如内镜检查时发生穿孔,消化道息肉摘除、EMR、ESD等发生的穿孔,以及胃壁全层切除术(EFTR)和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切口等,以前消化道穿孔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修补,随着内镜器械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消化道穿孔可以在内镜下进行缝合。目前常用的消化道穿孔闭合技术主要有常规止血夹闭合、大止血夹闭合、尼龙圈套器止血夹荷包缝合法、金属夹闭合术,另外,在食管、十二指肠等相对狭小部位的穿孔还可用临时性覆膜金属支架治疗,但上述治疗存在着技术难度高、操作繁琐、时间长、可靠性不高等缺点,有些还仅处于动物实验阶段。
在所有的消化道穿孔缝合技术中,外科缝合技术是最基本的、最可靠的,也是其他技术难以完成后,最终选择的缝合手段。外科缝合技术可以做到消化道管壁全层对位缝合,这是组织愈合及防止消化腔术后渗漏的重要因素,上述缝合技术难以达到。在借助消化内镜进行缝合手术时,由于消化内镜的钳道空间非常有限,胃镜钳道的直径约为2.8mm,肠镜钳道的直径约为3.2mm,而钳道本身的长度在1.2~1.4mm左右,在这样狭长的空间里,能够放置的手术器械非常有限。现有的持针钳存在鞘管扭矩不足、钳头与手柄操作不同步、缝针锁定稳固性欠佳等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的新型持针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的新型持针钳,包括钳头、钳身和操作手柄,所述钳身包括鞘管和内芯,所述操作手柄包括手柄主体、滑环和复位弹簧,所述手柄主体前端开设有轴向的第二通孔,所述内芯先后穿过第二通孔和复位弹簧后与滑环固定连接,所述鞘管的另一端与手柄主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钳头包括不锈钢管和弯钩,所述不锈钢管的前端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呈交叉设置,不锈钢管的后端与鞘管固定连接,所述弯钩与内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呈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管与鞘管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钳头表面作打磨抛光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鞘管包括弹簧管和超弹性金属管,所述弹簧管与超弹性金属管固定连接,所述鞘管的弹簧管一端与弯钩末端固定连接,所述鞘管的超弹性金属管一端与手柄主体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鞘管外层设有橡胶绝缘层,所述内芯材料为不锈钢钢丝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未经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4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曳引式电梯门间隙智能检测仪
- 下一篇:SPECT/CT设备的探测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