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腔引流管的双囊防脱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45277.7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4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重发;江艺;杨芳;林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重发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江舟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腔 引流 双囊防脱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腔引流管的双囊防脱固定带,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中部安装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内侧一端安装有主连接管,且主连接管顶端为U型设置,主连接管的顶端一侧安装有小球囊注射口,主连接管的顶端另一侧安装有大球囊注射口,小球囊注射口和大球囊注射口的底端分别安装有止回阀,主连接管的底端表面一侧安装有外大球囊,外大球囊的内部安装有外小球囊,主连接管的底端安装有内大球囊,内大球囊的内部安装有内小球囊。体内和体外的双球囊、球囊套球囊的双重保险、固定带和引流管的多重波浪橡圈固定设计,不但可以保障体表和引流管位置的相对固定的多重保险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体腔引流管的双囊防脱固定带。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丝线缝合皮肤真皮层,再间接固定体腔(胸腔、腹腔)引流管的方法来避免引流管从体腔中滑脱出来。
所有通过丝线固定引流管的方式都会增加患者术后引流管口切口疼痛和感染的几率;同样,胸穿和腹穿的穿刺管也都是通过丝线缝合皮肤来固定引流管的,虽然这样固定方式看起来很牢固。但是,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口疼痛明显:丝线固定引流管之后,患者会因为导管位置的改变而牵拉患者皮肤真皮层下的丝线,导致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明显,特别是身上引流管比较多的患者,不仅影响患者睡眠,甚至还需要止痛药来缓解患者疼痛;
(2)切口感染增加:丝线固定导管的方法由于真皮层皮肤会长期受到导管的牵拉和切割,留置引流管患者的皮肤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甚至是皮肤破溃、皮肤坏死,大大增加伤口周围组织感染和导管脱落的风险;
(3)操作繁琐:丝线固定导管的方法可调节性差,甚至有时候还需要退管,但是丝线固定的引流管相对固定,每次调整引流管前后都需要拆线后再重新固定,否则易发生丝线缠绕和由于丝线变短牵拉皮肤导致的疼痛;
(4)可靠性不强:丝线固定导管往往需要多条丝线进行固定,且丝线的弹性比较差,极易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体腔引流管的双囊防脱固定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体腔引流管的双囊防脱固定带,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中部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侧一端安装有主连接管,且主连接管顶端为U型设置,所述主连接管的顶端一侧安装有小球囊注射口,所述主连接管的顶端另一侧安装有大球囊注射口,所述小球囊注射口和大球囊注射口的底端分别安装有止回阀,所述主连接管的底端表面一侧安装有外大球囊,所述外大球囊的内部安装有外小球囊,所述主连接管的底端安装有内大球囊,所述内大球囊的内部安装有内小球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套的两侧表面中部设置有塑料垫片,所述塑料垫片表面安装有螺旋钮,且螺旋钮的个数为两个,呈上下对称安装,所述塑料垫片内侧安装有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套的内壁设置有海绵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垫片表面为波浪状凸起设置,所述塑料垫片和固定套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旋钮和橡胶垫片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旋钮和塑料垫片为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带一端和橡胶垫片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和橡胶垫片为卡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小球囊注射口和大球囊注射口分别通过止回阀和主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大球囊注射口内侧设置有大球囊管道,且大球囊管道位于主连接管内部延伸至底端,所述大球囊管道分别与外大球囊和内大球囊为固定连通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小球囊注射口内侧设置有小球囊管道,且小球囊管道位于主连接管内部延伸至底端,所述小球囊管道分别与外小球囊和内小球囊为固定连通设置,所述外大球囊和外小球囊为内外套接设置,所述内小球囊和内大球囊为内外套接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重发,未经陈重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5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扣件
- 下一篇:一种带收集装置的护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