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结构、压缩机及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47033.2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0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高照源;姬小伟;李凤;李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23/02;F04C18/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万景旺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油气分离 结构 空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包括:设置在压缩机排气腔内连接压缩机的排气孔延长气路形成多条油路的油气分离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压缩机的排气腔内设置油气分离结构,可延长排气的气路形成多条油路,从排气腔侧面的入口进入排气腔的制冷剂沿气路流动时,混合在其中的润滑油与油气分离器接触后与制冷剂分离沿着油气分离器上的油路向下回流,从而降低压缩机排气的含油率,提高制冷量和降低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结构、压缩机及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电动汽车用空调涡旋压缩机正在兴起。汽车空调涡旋压缩机对排出的高压气体的含油率有较高的要求,排出的气体带走过多的油,会影响制冷效率,更为严重的,会出现因压缩机循环油路油量不足而导致的压缩机过度磨损引起烧毁事故,因此探寻电动汽车涡旋压缩机的油气分离规律,优化其分离器成了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压缩机排气的含油量高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结构、压缩机及空调。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结构,包括:设置在压缩机排气腔内连接压缩机的排气孔延长气路形成多条油路的油气分离器。
优选地,所述油气分离器呈管状,包括:垂直排气腔的进气方向设置的竖直部,一端连接竖直部的连接部,连接排气孔与连接部另一端的第二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顶部为进气口,所述连接部连接在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的底部。所述连接部横向设置,且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设有下油孔。
在一实施中,所述竖直部的进气口的直径大于或等于下油孔的直径。
在另一实施中,下油孔设置多个呈多微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一端的前盖,安装在前盖内的油气分离结构,所述前盖内设置排气腔。
压缩机还包括设于壳体内部的电机组件,通过电机组件带动的曲轴、套设在曲轴上形成背压腔的支架,通过曲轴驱动的动盘,与动盘配合形成压缩腔的静盘。所述静盘的底部设有连通排气腔与背压腔的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上设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压缩机的排气腔内设置油气分离结构,可延长排气的气路形成多条油路,从排气腔侧面的入口进入排气腔的制冷剂沿气路流动时,混合在其中的润滑油与油气分离器接触后与制冷剂分离沿着油气分离器上的油路向下回流,从而降低压缩机排气的含油率,提高制冷量和降低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气分离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70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碟勺的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