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施工用刻度靠尺顶升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47088.3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1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军;李阳;刘义权;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型钢 混凝土 施工 刻度 靠尺顶升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施工用刻度靠尺顶升管装置,包括顶升管本体,所述顶升管本体相对两侧的侧壁上竖向开设有两条滑槽,所述滑槽贯穿顶升管本体的上端;在滑槽内水平设有顶升横梁,所述顶升横梁穿过滑槽并与其滑动配合相连;在顶升横梁的一端水平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槽贯穿顶升横梁的相对两侧。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对于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的安装,具有很好的定位和支撑固定效果,结构简单,顶升管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并能够根据需要固定顶托位置,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施工用刻度靠尺顶升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型钢混凝土结构在高精尖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多,解决大跨度的结构形式有: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等,其中型钢混凝土结构能有效地降低构件截面面积,提高构件受力性能。在型钢混凝土结构柱,存在一种八字形钢筋混凝土包钢斜撑组合结构,该结构构件繁密、连接节点众多,对构件的定位、节点连接、模板支撑固定、混凝土浇筑来说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对工程的质量及工期具有重要影响,如何采取安全、优质、经济、高效的施工措施加以保证,是施工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于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的安装过程,一般采用起重机直接吊装,吊装到位后,通过人工进行型钢在梁模中的定位控制,然后绑扎箍筋和安放垫块,固定完成后卸载起重机。这样,传统的施工过程,导致型钢龙骨在模板中的定位不准确,在安装定位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占用起重机资源,施工过程费时费力,施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更加准确的对型钢混凝土梁中的型钢龙骨的空间位置进行定位,同时能够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的刻度靠尺顶升管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施工用刻度靠尺顶升管装置,包括顶升管本体,所述顶升管本体相对两侧的侧壁上竖向开设有两条滑槽,所述滑槽贯穿顶升管本体的上端;在滑槽内水平设有顶升横梁,所述顶升横梁穿过滑槽并与其滑动配合相连;在顶升横梁的一端水平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槽贯穿顶升横梁的相对两侧。
在具体实施时,预先在型钢混凝土梁底模上并排安装多组刻度靠尺顶升管装置,两组装置为一个承重单元,采用起重机将型钢龙骨吊装到初步位置后,用顶升横梁末端的卡槽卡紧在型钢龙骨的翼缘板上,实现对型钢龙骨的固定,然后通过采用千斤顶带动顶升横梁沿滑槽滑动,进而将型钢龙骨顶升到设定位置,实现对型钢龙骨的空间定位和支撑固定的作用,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人力,操作简单易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顶升管本体中设有顶托,所述顶托与顶升横梁固定连接,并与顶升管本体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顶托的的两侧能够与顶升管本体的相对两侧壁配合形成支撑结构。通过在顶升横梁的下方设置顶托,并且顶托和顶管本体的侧壁配合形成支撑结构,使顶升管本体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有效防止顶升管本体在钢梁的重力作用下倾覆。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顶托为圆盘结构,在所述顶托的相对两侧设有止退槽,在所述止退槽中设置有销轴,在所述销轴上转动连接有一止退板,所述止退板的上端与销轴转动连接;在销轴上还套设有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支臂与止退板相连,另一支臂与销轴相连;在扭簧的作用下,所述止退板的下端能够从止退槽中弹出;在顶升管本体的内壁,对应止退板的位置,从上至下设有若干齿槽,所述止退板的下端伸出止退槽后能够伸入齿槽内,并与齿槽相配合形成支撑定位。通过止退板使顶托只能向上移动,在移动一定距离后将会从止退槽中弹出,从而对顶托上的顶升横梁起到支撑作用。采用上述结构,结构更加简单,支撑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70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性强的高强度玻璃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节能燃气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