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报警开关及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47431.4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5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兰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H01H13/10;H01H13/26;E05B4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警 开关 门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报警开关及门锁,其中,报警开关包括支架、轻触开关、限位件和弹性件,所述支架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轻触开关滑动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轻触开关用于接通或断开报警电路,所述轻触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和设置于开关本体一端的触发按键,所述触发按键的按键面与门体的表面抵接,所述限位件用于使所述开关本体位于通孔内的预设位置,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轻触开关施加沿所述第一方向且靠近所述门体的表面的弹力,所述弹力大于所述轻触开关的工作按压力。本实用新型用于防盗报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警开关及门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锁具,在便利性、安全性和智能性等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提高安全性,智能锁一般都设置有防撬报警开关,在被撬开时能够发出报警信息。在智能锁安装到门体上时,防撬报警开关的按钮与门体抵靠,并被智能锁的面板和门体挤压,使防撬报警开关处于工作状态,从而使报警电路断开,智能锁不能发出警报信息;当有人撬开智能锁时,智能锁的面板与门体分离,防撬报警开关的按钮的按压力消除,按钮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复位,防撬报警开关变为非工作状态,从而使报警电路接通,并发出警报信息,震慑撬锁人。
现有智能锁的防撬报警开关采用的开关一般都是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开关和电路板之间的距离是不能变化的,且开关一般存在1mm-1.5mm的预压行程和0.5mm-1mm的有效行程。为了增加观赏性,门体设计有装饰凹槽,另外门体可能存在变形,例如门体局部凸起变形或门体局部凹陷变形等。当防撬报警开关与门体安装时,防撬报警开关的按钮可能处于装饰凹槽或凹陷变形内,使得智能锁的面板与门体接触时,防撬报警开关的按钮被挤压的距离减小,导致防撬报警开关的按钮可能处于预压行程内,防撬报警开关无法正常工作,给安装和调试带来不便,导致智能锁不能适配这种带有装饰凹槽或凹陷变形的门体。另外,当防撬报警开关与门体安装时,防撬报警开关的按钮可能与凸起接触,使得防撬报警开关的按钮可能被挤压的行程超过了防撬报警开关的工作行程,导致防撬报警开关的按钮被破坏失效,给安装和调试带来不便,导致智能锁不能适配这种带有凸起变形的门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报警开关及门锁,可适配带有装饰凹槽、凹陷变形或凸起变形的门体,提高门锁对门体的适配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警开关,包括支架、轻触开关、限位件和弹性件,所述支架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轻触开关滑动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轻触开关用于接通或断开报警电路,所述轻触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和设置于开关本体一端的触发按键,所述触发按键的按键面与门体的表面抵接,所述限位件用于使所述开关本体位于所述通孔内的预设位置,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轻触开关施加沿所述第一方向且靠近所述门体的表面的弹力,所述弹力大于所述轻触开关的工作按压力。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报警开关,由于包括支架、轻触开关、限位件和弹性件,支架上设有通孔,弹性件可使轻触开关在通孔内滑动,从而提高了门锁对门体的适配性。
当门体设置有装饰凹槽或局部存在凹陷变形时,装饰凹槽或凹陷变形的深度一般小于或等于1mm,在向这些门体上安装该报警开关时,轻触开关的触发按键被装饰凹槽或凹陷变形挤压,由于弹性件对轻触开关的弹力大于轻触开关的工作按压力,使得轻触开关在挤压时可进入工作状态,从而使得安装工人可以正常进行该报警开关的安装和调试工作,此时该报警开关可适配带有装饰凹槽或存在局部凹陷变形的门体。
当门体表面为平面时,在向这些门体上安装该报警开关时,轻触开关被挤压并处于工作状态后,门锁的面板与门体尚未接触,继续按压门锁,使得轻触开关可沿通孔移动,直至门锁的面板与门体接触,此时该报警开关可适配表面为平面的门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74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道路可调节角度的照明设备
- 下一篇:一种通信车用综合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