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用固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0080.2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3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全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悦(湖州)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11 | 分类号: | B01D33/11;B01D33/76;B01D3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201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用固液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回收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固液分离装置。一种实验室用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贯穿隔板与隔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输出轴的表面套设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所述小齿轮与内齿轮啮合,所述内齿轮外表面通过连接板与过滤筒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远离电机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固定连接,且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增加了过滤面积,自动清理滤渣,防止了过滤筒的堵塞提高了过滤效率;对滤渣进行离心甩干,优化了过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室用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创新与进步,在创新的过程中缺少不了反复的实践与实验,而反复的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伴随废料的产生。在化学实验中形成的废液中经常会残留部分贵金属成分,以及一些酸、碱盐等成分,这些往往都是有毒有害的物质,废液如果直接排入下水道,腐蚀性的液体会造成下水管道的侵蚀,废液中的残渣会造成管道的堵塞,废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流入江河,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国家规定必须对废液中的重金属、酸、碱盐等物质进行回收,在回收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沉淀物,需要过滤再分离。而现有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大部分都只具备简单的分离效果,过滤效率低,固液分离不彻底,过滤过程中还会因为滤渣对过滤设备造成堵塞进而影响过滤效率。达不到回收再利用的标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固液分离装置,提高了过滤效率,优化了过滤效果,达成了固液自动分离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左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箱体内腔左侧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表面中部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通过引流管与进液口连通,所述箱体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贯穿隔板与隔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输出轴的表面套设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所述小齿轮与内齿轮啮合,所述内齿轮外表面通过连接板与过滤筒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表面设置有过滤孔,所述输出轴远离电机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固定连接,且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表面设置有过滤孔,所述箱体底部左侧固定安装有集液箱,所述集液箱左侧表面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箱体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槽壁的底部通过滑道与集固箱滑动连接,所述集固箱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为喇叭口设置,且进液口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引流管向左侧倾斜45°角设置。
优选的,所述过滤孔与过滤孔的直径均为一毫米,且均匀分布在过滤筒与螺旋叶片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过滤筒的外表面与箱体的内壁相切,过滤筒的直径与螺旋叶片的直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输出轴的直径与大齿轮内圈直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过滤筒)左侧边缘有凸起设置,所述集液箱左侧箱边顶部设置有弧形凹槽,且大小与过滤筒左侧边缘凸起相适配,集液箱通过弧形凹槽与过滤筒滑动连接。
优选的,集液箱顶部部分开口设置,集液箱顶部的开口与过滤筒的横切面积大小相同。
优选的,集固箱顶部开口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固液分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平放置的过滤筒,增加了过滤面积,提高了过滤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悦(湖州)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嘉悦(湖州)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0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