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口腔营养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0300.1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2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群;王娜;王军;崔丽;李莉;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14;A61B9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韩岳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口腔 营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口腔营养胃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至少包括管体,管体的第一端通过连接段与连接头的第一端进行连接,连接头的第二端设有用于实现对管体进行密封的可拆卸的封堵盖;管体的第一端还套设有用于患者咬合以防止其咬断管体的咬合块,咬合块的内部设有用于保持口腔内湿润环境的保持体;管体的第二端设有用于流食或药液通过的若干侧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保持湿润气体的咬合块结构,有利于缓解患者使用口腔胃管时的干燥不适感,减少了因口腔环境变化而对患者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口腔营养胃管。
背景技术
突发脑血管意外、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病、脑干肿瘤、假性延髓麻痹、重症肌无力、皮肌炎、甲状腺肿大压迫颈部、淋巴结疾患、口咽部癌肿、颈椎增生等危重昏迷或瘫痪病人因功能障碍无法进行正常饮食,因而容易影响到病人身体营养的供给。目前国内、外对长时间无法正常进食的危重、瘫痪或昏迷病人实行鼻饲管治疗,但长时间的使用鼻饲管具有很大的隐患,因此我国已逐步开始采用口腔胃管作为病人的主要进食手段。但现有的口腔胃管在使用时,由于缺乏对胃管的保护,部分病人会因无意识的动作而咬断胃管,严重时,胃管被咬断后留在病人口腔内的胃管会滑落到病人的胃中,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如何防止病人咬断口腔胃管成为医学界公知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多种用于防止病人咬断口腔胃管的装置。例如,专利号为CN2015961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口腔营养胃管,包括硅胶管,硅胶管的一端设有针管接头,硅胶管的另一端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在所述硅胶管靠近针管接头处的外管壁上固定有用于病人牙齿衔持的牙垫以及用于与病人嘴唇挡止配合的软质挡块。该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其在给病人插上口腔营养管后,管壁外固定的牙托垫设在病人的牙齿间,可以防止病人无意识的将胃管咬断;同时,采用口腔胃管的形式可以刺激病人的口腔神经,使病人产生自主吞咽动作,逐渐的取消胃管而恢复口腔进食功能,减轻家属的护理工作。然而该装置功能相对单一,在使用该胃管时,由于胃管的使用周期较长,患者的嘴部咬合在挡块上,从而增加了口腔内湿润气体漏出的可能,导致患者口腔内部环境变得干燥,由此增加了患者使用胃管时的不适感;此外,单一形式设置的流食通孔在食品堆积时会产生堵塞的风险,降低了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获得一种能够保持患者口腔内部湿润环境并有利于缓解胃管堵塞情况的一种新型口腔营养胃管。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口腔营养胃管,至少包括:管体,管体的第一端通过连接段与连接头的第一端进行连接,连接头的第二端设有用于实现对管体进行密封的可拆卸的封堵盖;管体的第一端还套设有用于患者咬合以防止其咬断管体的咬合块,咬合块的内部设有用于保持口腔内湿润环境的保持体;管体的第二端设有用于流食或药液通过的若干侧孔。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侧孔以交错排布的方式设于管体的第二端的侧面上,侧孔为椭圆形通孔,侧孔的长轴方向平行于管体的中心轴线。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侧孔的长轴方向两端各设有一组平行于所体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间隙。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间隙以串联的方式贯穿若干贯穿管体侧壁的排孔,排孔的中心轴线与间隙的中心轴线重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管体的第二端的端部还设有直孔,管体的中心轴线穿过直孔的几何中心。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直孔包括两个半圆形的瓣膜,半圆形的瓣膜组成一个圆形的挡膜,瓣膜的边缘固定连接在直孔的孔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0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