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GPS的内河航道水深简易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2400.8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3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嘉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G01S1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ps 内河 航道 水深 简易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GPS的内河航道水深简易测量装置,包括固定板、左测量杆、右测量杆、GPS接收机以及测深仪探头,固定板前端面上侧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调节卡夹,左测量杆通过左侧的调节卡夹固定在固定板上,右测量杆通过右侧的固定夹固定在固定板上,左测量杆前端面下侧设置有固定夹,测深仪探头通过固定夹固定在左测量杆上,右测量杆前端面下侧设置有固定槽,GPS接收机通过固定槽固定在右固定杆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方便调整GPS接收机的天线,使其与测深仪探头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提高测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GPS的内河航道水深简易测量装置,属于航道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GPS定位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与GPS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GPS测量技术即是依赖于GPS定位技术发展起来的有效测量技术。GPS测量技术可以突破航道内的各种限制,使航道水深测量可以在节省人力、减少劳动强度的情况下快速、准确的完成,成为海岸地形测量、控制测量、高精度水深测量的有效手段。航道水深测量一般情况下使用的主要测量方法是交会定位法。但是,由于易受到地势特点及天气情况等方面的影响,而且野外作业工作测量条件艰苦、测量人员较多、成图所用时间较长。所以,使用交会定位法进行水深测量是有一定难度的。近年来,GPS测量技术在各种测量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GPS的航道水深测量即是它的一项重要的应用。而rtk技术的应用更进一步的促进了航道水深测量中GPS无验潮方式的合理应用。
航道水深测量的核心工作是测量水面的一点到水底的垂直距离以及水面点的平面位置。基于GPS的航道水深测量即是通过GPS对水面的一点进行定位来进行水深测量的技术,可以避免测深仪器及测点位置的客观影响,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具体操作需要调整GPS接收机的天线,使其与测深仪探头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调整GPS接收机的天线,使其与测深仪探头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提高测量精度的内河航道水深简易测量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GPS的内河航道水深简易测量装置,通过增加固定板、左测量杆和右测量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GPS的内河航道水深简易测量装置,包括固定板、左测量杆、右测量杆、 GPS接收机以及测深仪探头,所述固定板后端面上侧开设有开口向下的卡槽,所述固定板通过卡槽卡设在测量船船舷上,所述固定板前端面上侧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调节卡夹,所述左测量杆通过左侧的调节卡夹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右测量杆通过右侧的固定夹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左测量杆前端面下侧设置有固定夹,所述测深仪探头通过固定夹固定在左测量杆上,所述右测量杆前端面下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GPS接收机通过固定槽固定在右固定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测量杆上设置有多个线固定夹,所述测深仪探头上端面通过数据线和测深仪相连,所述数据线通过固定夹固定在左测量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后端面通过螺丝与右测量杆固定连接,所述GPS 接收机下部分安装在固定槽内部,所述GPS接收机上端面设置有GPS天线,所述GPS天线与测深仪探头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测量杆上下长度和右测量杆的上下长度均大于固定板上下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卡夹由固定半圆夹、活动半圆夹、固定基板以及调节螺栓组成,所述固定半圆夹靠近固定板中轴线,所述活动半圆夹设置在固定半圆夹远离固定板中轴线端面的一侧,所述固定基板设置活动半圆夹远离固定板中轴线端面的一侧,所述调节螺栓贯穿固定基板和活动半圆夹远离固定板中轴线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半圆夹和固定半圆夹组合形成圆形固定夹,所述左测量杆和右测量杆卡设在圆形固定夹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嘉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嘉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2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型气动抓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