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科退火炉发热元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4439.3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6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孟烨;庆鸽;张国靖;王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南京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9/00;C21D11/00;A61C13/08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8 | 代理人: | 杨淑敏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科 退火炉 发热 元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3D打印产品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科退火炉发热元件系统。涉及的一种齿科退火炉发热元件系统包括发热元件组和热电偶测温装置;所述发热元件组是电炉丝组或电加热棒组,发热元件组外部与温度控制装置相连构成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实时调节炉腔内温度的结构;所述的发热元件组在炉腔内自下而上密度递减;所述的热电偶测温装置具有穿过退火炉炉衬的上炉衬的热电偶;热电偶的外部与温度采集装置相连;所述的退火炉炉衬上设置有进气口、抽气口;所述的进气口、抽气口与用以控制炉腔内气压压力的压力控制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温度测量精度高、一致性好,精准控温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3D打印产品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科退火炉发热元件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3D打印件完成之后会存在很多缺陷,如间隙缺陷和材料本质的物理性能缺陷,产品内应力过大、硬度不够、可塑性低等实际性能问题,只有解决产品的缺陷,才能达到临床和应用阶段。气氛退火炉的作用就是消除金属零件内部的孔洞缺陷,提高零件的致密度,相对活泼的金属需要在惰性气体或者真空的保护下进行退火处理。
退火炉的温度控制系统根据工艺的要求和设定的温度曲线对金属3D打印产品在预热、抽真空、充惰性气体、升温、保温、降温等各阶段进行温度的精准控制,在此过程中还要保证炉腔内温度的均匀性,针对齿科行业,特别是温度在300℃以上的均匀性,这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退火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科退火炉发热元件系统,使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工作状态下温度不均匀,测温不准,产品退火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温度测量精度高、一致性好,精准控温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齿科退火炉发热元件系统,系统包括发热元件组和热电偶测温装置;所述发热元件组是电炉丝组或电加热棒组,发热元件组外部与温度控制装置相连构成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实时调节炉腔内温度的结构;所述的发热元件组在炉腔内自下而上密度递减;所述的热电偶测温装置具有穿过退火炉炉衬的上炉衬的热电偶;热电偶的外部与温度采集装置相连;所述的退火炉炉衬上设置有进气口、抽气口;所述的进气口、抽气口与用以控制炉腔内气压压力的压力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的发热元件组为直线形式安装或U型形式安装的电炉丝组。
所述的发热元件组采用直棒型号的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的排列密度自下而上递减或电加热棒电阻值递增。
所述的热元件组采用U型棒的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的U型宽度自下而上递增或电加热棒电阻值自下而上递增。
所述发热元件组采用并联形式安装。
所述发热元件组采用横向安装。
所述测温装置采用竖向安装方式。
所述测温装置采用S型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齿科退火炉发热元件系统,在退火炉内放置若干不同测量高度的热电偶,首先根据测量现有退火炉按常规方式布局发热元件,测量加热至1000℃时炉腔内不同高度的温度梯度,经测量该梯度值大约在0.5℃/mm,再按照本实用新型中设计的方法布局,再次测量加热至1000℃时炉腔内不同高度的温度梯度,经测量该梯度值大约在0.1℃/mm,从而做出对比,得出结论该实用新型能够达到温度测量精度高、一致性好,精准控温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热元件组示意图。
图2、图3是齿科金属退火程序示意图。
图中:1、退火炉炉衬,2、热电偶,3、发热元件组,4、进气口,5、抽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南京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南京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44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海绵切割机的自动旋转台
- 下一篇:一种齿科用铸瓷炉多冲杆压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