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驾驶室翻转装置及载货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4585.6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3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山;程路阳;陈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7 | 分类号: | B62D33/067;B62D33/07;B62D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黄溪;刘芳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室 翻转 装置 载货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室翻转装置及载货汽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翻转装置用于使驾驶室相对于车架发生转动或使驾驶室复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翻转装置包括支撑机构、锁止机构和指示单元,支撑机构支撑于车架与驾驶室之间;锁止机构设置于支撑机构内,锁止机构用于对支撑机构进行锁定,以使得驾驶室处于预设位置;指示单元包括接触开关和指示器件,接触开关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指示器件设置在车架上,接触开关与指示器件电连接;当锁止机构对支撑机构进行锁定时,支撑机构触发接触开关,使指示器件发出指示信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翻转装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驾驶室翻转装置及载货汽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舱里一般包括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电瓶和发动机排气系统等结构,发动机舱内的零部件影响着汽车的整体性能,因此,需要时常对发动机舱内的零部件进行检修才能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载货汽车中,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手抬驾驶室,使驾驶室处于一固定位置后,对位于驾驶室下方的发动机舱进行检修。具体的,发动机舱设置在车架上,在驾驶室与车架之间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上撑杆和下撑杆,下撑杆的下端铰接在车架上,下撑杆的上端与上撑杆的下端铰接,上撑杆的上端铰接在驾驶室的底部,且下撑杆与上撑杆的铰接处内部具有锁止机构,当需要对发动机舱进行检修时,操作人员手动将驾驶室抬起,当下撑杆与上撑杆之间的夹角为180°时,锁止机构能够对上撑杆与下撑杆进行锁定,从而使得驾驶室处于一固定位置,便可以对发动机舱进行检修;当检修完成之后,需要使驾驶室复位时,需要手撑驾驶室并向驾驶室的后方拉动上撑杆或下撑杆,使得锁止机构对上撑杆与下撑杆进行解锁,然后缓慢地放下驾驶室,使驾驶室复位。
然而,当驾驶室上升至一固定位置时,若锁止机构未能对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有效锁定,驾驶室在重力作用下可能会自主下降,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驾驶室翻转装置及载货汽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室翻转装置,用于使驾驶室相对于车架发生转动或使驾驶室复位,驾驶室翻转装置包括:
支撑机构,支撑机构支撑于车架与驾驶室之间;
锁止机构,锁止机构设置于支撑机构内,锁止机构用于对支撑机构进行锁定,以使得驾驶室处于预设位置;
指示单元,指示单元包括接触开关和指示器件,接触开关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指示器件设置在车架上,接触开关与指示器件电连接;当锁止机构对支撑机构进行锁定时,支撑机构触发接触开关,使指示器件发出指示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翻转装置中,当驾驶室处于预设位置时,支撑机构与车架之间的夹角范围为70°-75°。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翻转装置中,还包括牵引件,牵引件连接在支撑机构与车架之间,牵引件用于在外力带动下驱动锁止机构对支撑机构进行解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翻转装置中,牵引件为绳状件或带状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翻转装置中,支撑机构上设有第一固定架,车架上设有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具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固定架具有第二安装孔,牵引件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翻转装置中,第一固定架与支撑机构固定连接,或第一固定架与支撑机构可拆卸连接;
第二固定架与车架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翻转装置中,支撑机构包括互相铰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在车架上,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铰接在驾驶室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4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