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簇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6985.0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3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栋;冯雪峰;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覃金龙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簇光缆,光缆包括若干微束管光单元、增强层、加强件和外护层,这些所述微束管光单元按单向螺旋式绞合方式,以绞合节距为1000mm~1500mm绞合,所述增强层、加强件和外护层以挤塑方式一体成型,使所述增强层挤塑在这些微束管光单元经过绞合方式以后形成的整体的外部,使所述加强件镶嵌到所述外护层内,使所述外护层挤塑在所述增强层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挤塑方式一体成型,极大地缩短了光缆的制造时间,简化制造工艺,节约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簇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网络的高速发展、云技术的大量使用,特别是承担云计算、存储、共享和交换的数据中心,现有的传输通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传输要求。
而传统的光缆制造工艺繁琐,每一步工艺过程都对应需要这一种制造光缆的设备,制造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挤塑方式一体成型,极大地缩短了光缆的制造时间,简化制造工艺,节约制造成本的微簇光缆。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簇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包括若干微束管光单元、增强层、加强件和外护层,这些所述微束管光单元按单向螺旋式绞合方式,以绞合节距为1000mm~1500mm绞合,所述增强层、加强件和外护层以挤塑方式一体成型,使所述增强层挤塑在这些微束管光单元经过绞合方式以后形成的整体的外部,使所述加强件镶嵌到所述外护层内,使所述外护层挤塑在所述增强层外部。
所述微束管光单元主要由光纤微束管和包覆于该光纤微束管内的若干光纤和光纤油膏,所述增强层采用非金属加强材料制成,所述加强件为非金属加强件,所述外护层采用聚乙烯材料或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非金属加强材料为芳纶纱。
进一步,所述非金属加强件为KFRP棒。
进一步,所述光纤微束管采用结晶型塑料以挤塑方式成型。
更进一步,所述结晶型塑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丙烯。
进一步,所述光缆还包括阻水纱,所述阻水纱填充在所述微束管光单元与所述微束管光单元之间的绞合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挤塑方式一体成型,极大地缩短了光缆的制造时间,简化制造工艺,节约制造成本。并且,通过这种设计,减少制造光缆的步骤和减少制造光缆的设备;另一方面,通过挤塑方式一体成型,通过外护层将增强层和加强件结合起来,其整体稳定性更好,整体的抗拉性能更强。
2.本实用新型中,因为光缆为全介质结构(光缆的全部设计均采用非金属结构),适应条件恶劣的雷电区域敷设,或者电缆同沟敷设。并且本身重量轻。
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纤微束管采用结晶型塑料以挤塑方式成型,一方面操作人员使用光缆时,光纤微束管很容易撕开,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剥线钳等);另一方面,光纤微束管采用挤塑方式成型,所述增强层、加强件和外护层以挤塑方式一体成型,所以微簇光缆的整体上均采用比较单一的挤塑方式,整体上操作工艺更进一步简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剖视图。
图中代号含义:1—光纤;2—光纤油膏;3—光纤微束管;4—阻水纱;5—增强层;6—加强件;7—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6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读取RFID标签的智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用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