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硅电热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7057.6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3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石潮特种陶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8 | 分类号: | H05B3/18;H05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电热 元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氮化硅电热元件,包括传热体、面壳和底框,所述传热体上方设置有所述面壳,所述面壳与所述传热体上方均设置有电热膜,所述电热膜下方一侧设置有所述底框,所述面壳与所述传热体通过卡槽连接,所述电热膜均与所述传热体以及所述面壳粘接,所述底框与所述传热体通过卡槽连接。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热膜,不仅能够对电热元件增加传热效率,避免陶瓷加热效果慢造成传热效率低,而且还能够减少加热时间,避免电热元件加热时间长造成耗电量大,满足氮化硅电热元件使用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化硅电热元件。
背景技术
氮化硅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它是一种超硬物质,本身具有润滑性,并且耐磨损,为原子晶体,高温时抗氧化,而且它还能抵抗冷热冲击,在空气中加热到1000℃以上,急剧冷却再急剧加热,也不会碎裂,正是由于氮化硅陶瓷具有如此优异的特性,人们常常利用它来制造轴承、气轮机叶片、机械密封环、永久性模具等机械构件。
目前,现有的氮化硅电热元件多数采用陶瓷传热,由于缺少传热部件,容易使陶瓷加热效果慢造成传热效率低,同时由于传热效率低,容易使电热元件加热时间长造成耗电量大,不能满足氮化硅电热元件使用的需求,其次,现有的氮化硅电热元件大都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由于氮化硅结构密实,容易加热时间长造成电热元件加热效率低,降低了氮化硅电热元件工作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氮化硅电热元件,解决了现有的氮化硅电热元件,由于缺少传热部件,容易使陶瓷加热效果慢造成传热效率低,同时由于传热效率低,容易使电热元件加热时间长造成耗电量大,不能满足氮化硅电热元件使用需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氮化硅电热元件,包括传热体、面壳和底框,所述传热体上方设置有所述面壳,所述面壳与所述传热体上方均设置有电热膜,所述电热膜下方一侧设置有所述底框,所述面壳与所述传热体通过卡槽连接,所述电热膜均与所述传热体以及所述面壳粘接,所述底框与所述传热体通过卡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框中部设置有绝缘套管一,所述绝缘套管一中部设置有正极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绝缘套管一能够对所述正极脚进行绝缘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脚一侧设置有绝缘套管二,所述绝缘套管二中部设置有负极脚,所述正极脚与所述负极脚一端均设置有紧固套管,所述紧固套管之间连接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外侧设置有氮化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紧固套管能够使所述电加热丝固定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套管一与所述底框插接,所述正极脚贯穿所述底框以及所述绝缘套管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底框能够使所述绝缘套管一固定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套管二与所述底框插接,所述负极脚贯穿所述底框以及所述绝缘套管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绝缘套管二能够对所述负极脚进行绝缘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套管与所述正极脚以及所述负极脚均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电加热丝与所述紧固套管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电加热丝能够对氮化硅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氮化硅与所述传热体搭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氮化硅能够对所述传热体进行传热。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石潮特种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石潮特种陶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70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参量监测的玻璃钢智慧储罐
- 下一篇:一种具有快装结构的工业铝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