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配电柜零部件的智能装卸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7142.2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3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麦迪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2 | 分类号: | B65G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配电柜 零部件 智能 装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配电柜零部件的智能装卸车,包括主体框架、筛分装置、分装装置和智能调控辅助装置,主体框架包括底座、呈送基座一、分流基座和呈送基座二;底座为“凸”形底板,“凸”形底板下底面上设置四个万向轮和两个辅助支脚;“凸”形底板左后侧和左前侧各设置一方形开口槽;底座左上方合页连接一阶梯装置,呈送基座一为一长方形容器一,呈送基座一设置于底座上底面后侧,长方形容器一前侧板上设置一方形开口槽一;呈送基座一后侧板左上方设置一方形开口槽三;呈送基座一左侧板上方设置一方形开口槽四。可实现配电柜零部件的半自动装卸,零部件的智能分流,明显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装卸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配电柜零部件的智能装卸车。
背景技术
配电柜一般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它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目前配电柜生产流程中多采用模块化生产模式,后期需要将多个工位生产的零部件进行整合组装,传统转运零部件方式多采用人力拖车或叉车,运送过程中极易造成零部件变形或不可逆损伤,人力搬运,需要频繁弯腰,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配电柜零部件的智能装卸车,解决了传统配电柜零部件转运时进入装卸车流程中,易出现零部件损伤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配电柜零部件的智能装卸车,包括主体框架、筛分装置、分装装置和智能调控辅助装置。
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座、呈送基座一、分流基座和呈送基座二。
所述底座为“凸”形底板,“凸”形底板下底面上设置四个万向轮和两个辅助支脚;“凸”形底板左后侧和左前侧各设置一方形开口槽;底座左上方合页连接一阶梯装置。
所述呈送基座一为一长方形容器一,呈送基座一设置于底座上底面后侧,长方形容器一前侧板上设置一方形开口槽一;呈送基座一后侧板左上方设置一方形开口槽三(进料口);呈送基座一左侧板上方设置一方形开口槽四(出料口一)。
所述呈送基座二为一长方形容器二,呈送基座二设置于底座上底面前侧,长方形容器二后侧板上设置一方形开口槽二;呈送基座二左侧板上方设置一方形开口槽五(出料口二)。
所述分流基座为一长方形容器三,分流基座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各设置一方形开口槽七;分流基座的后侧板固连于方形开口槽一上,分流基座的前侧板固连于方形开口槽二上。
所述筛分装置包括一阶传送机构、定量调节机构、二阶传送机构、定量检测机构和分流机构。
所述一阶传送机构包括传动滚柱和伺服电机一;传动滚柱通过连接块和“U”形连接柱销轴连接于呈送基座一的内壁,连接块上设置一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设置滚动轴承,“U”形连接柱上设置一圆形通孔一,圆形通孔一内设置滚动轴承,传动滚柱与伺服电机间传动连接,伺服电机通过连接架设置于呈送基座一的内壁;“U”形连接柱上设置限位条,限位条靠近方形开口槽三一侧设置方形开口槽六。
所述定量调节机构包括推杆电机一、伺服电机二;推杆电机一设置于呈送基座一的底板上,推杆电机一的活动端设置一长方形容器四,长方形容器四通过连接块和“U”形连接柱销轴连接传动滚柱一;伺服电机二设置于长方形容器四内,且伺服电机二与传动滚柱一间传动连接。
所述二阶传送机构包括传动滚柱二和伺服电机三;传动滚柱二通过连接块和“U”形连接柱销轴连接于呈送基座一的内壁;传动滚柱二与伺服电机三间传动连接,伺服电机三通过连接架设置于呈送基座一的内壁;传动滚柱二位于传动滚柱上方的水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麦迪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麦迪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71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