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分床EDI的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7290.4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9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洋;宋绍文;邓宇强;叶智;衡世权;何凤元;李凡;祁东东;王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C02F1/469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edi 发电机 冷水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分床EDI的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装置,它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多个针阀、冷却器、内冷水箱、钠型/铵型阳床、树脂捕捉器、电动调节阀一、电动调节阀二、电磁流量计一、电磁流量计二、电导率表、氢电导率表、脱气氢电导率表、分床EDI和可编程序控制器,以分床EDI和钠型/氨型阳床对内冷水进行旁路处理,除去内冷水中的CO2和Cu2+,减少铜腐蚀产物和CO2在内冷水中的积累,降低内冷水中的CO2浓度,维持内冷水pH在8.0以上,将发电机铜腐蚀控制在合格范围内,同时确保铜腐蚀产物不会在铜线棒内沉积,从而保证发电机安全运行。本实用新型具有系统简单、水质稳定、无排污等特点,可以实现自动化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分床EDI的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装置,它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中型发电机的转子或定子冷却水通常为高纯水,发电机内冷水在循环过程中,空气会不可避免地漏入,随着发电机内冷水的不断循环,空气中的CO2在内冷水中不断积累,内冷水的pH逐渐降低,发电机铜线圈的腐蚀加速。铜线圈腐蚀使内冷水铜含量升高,铜腐蚀产物可能在空芯铜线圈内沉积,造成冷却水流量减少,甚至导致线圈过热而烧毁。同时内冷水的电导率影响发电机的接地电阻,因此必须将内冷水的pH和电导率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防止空芯铜线圈的腐蚀,同时也要保证发电机可靠的绝缘性能。研究认为,控制内冷水电导率小于2μS/cm(定冷水)或5μS/cm(转冷水),控制pH值在8.0以上,可以保证发电机绝缘性能并将空芯铜线圈腐蚀将至最低。
目前国内发电机内冷水主流处理工艺均属于富氧工况,以调节pH为主。
根据pH调节方式,可以将发电机内冷水处理分为3大类:直接加碱型、采用钠型混床间接加碱型和采用含氨凝结水与除盐水调节型。
直接加碱型,使用RH/ROH型小混床对内冷水进行旁路处理,去除内冷水中阴阳离子,然后在单独添加碱化剂维持内冷水的pH在8.0~9.0,通过调节内冷水的旁路处理量来控制内冷水电导率在合格范围内。但该方式由于受限于旁路处理量,无法同时兼顾电导率和pH,导致发电机内冷水水质经常超标;而且直接添加碱化剂,系统缓冲能力弱,存在电导率超标风险。
采用钠型混床间接加碱型,使用RNa/ROH型小混床对内冷水进行旁路处理,其原理是让内冷水中腐蚀下来的Cu2+或其它阳离子与钠型阳树脂交换产生Na+,阴离子与OH型阴树脂交换产生OH-,最终在混床出水中产生微量NaOH,从而提高内冷水的pH。但发电机铜线棒腐蚀产物以氧化物为主,无法与混床中阳离子交换产生Na+,因此难以将内冷水pH调节至预期值,现场应用结果表明pH均在8.0以下,无法达到预期的腐蚀控制效果。
采用含氨凝结水与除盐水调节型,以含氨的凝结水与除盐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后作为内冷水箱补充水,通过连续大流量换水来减少CO2在内冷水中的积累,因此内冷水中CO2浓度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而控制内冷水的pH在8.0~8.5。此外,通过调节凝结水和除盐水的比例,也可以将内冷水电导率控制在要求范围内。但对于某些机组,热力系统补水量较少,限制了换水流量,导致其调节pH能力受限,尤其对于发电机转子内冷水更明显,因此该方式也具有局限性。
目前发电机内冷水控制指标以电导率和pH为主,通过测量pH和电导率进行调节。但纯水pH测量容易受静电荷等影响,无法保证测量准确性,这是目前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上述几种内冷水处理方式都依靠pH监测结果来调节碱加入量和旁路处理量,由于pH测定不准确不可靠,导致内冷水处理很难调控到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目前的主流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式均存在一定问题,无法长期稳定的将内冷水电导率和pH同时控制在期望值,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单可靠处理的处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72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