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加油口盒的防水防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7770.0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7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徐锡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4 | 分类号: | B62D25/24 |
代理公司: | 慈溪久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9 | 代理人: | 赖泽银;陈超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加油 防水 防尘 结构 | ||
一种汽车加油口盒的防水防尘结构,包括固定在车体中且具有容纳腔的壳体、与油箱连通的口管、与壳体转动连接的铰链、以及设置在铰链上的加油盖板,壳体的容纳腔内开设有连接口,口管与连接口对接连通,容纳腔还具有外开口,铰链能够通过外开口进出容纳腔,壳体的边沿还设置有一圈第一壳体密封件,第一壳体密封件与车体抵接并形成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加油口盒的防水防尘结构,通过第一壳体密封件的设置,无论加盖盖板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或是打开状态,都能够保证壳体与车体之间密封连接,从而能够提升车体内部的整洁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加油口盒的防水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普及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车辆的各种操作中的快捷性、方便性和安全性也更加重视,因此汽车企业对于车辆结构的改进和新技术的运用尤为重要。
汽车充电/加油口盒是汽车中用于连接外接加油装置/充电装置的结构,现有汽车充电/加油口盒的内部无密封配合机构,车体与加油壳体因结构问题存在缝隙,由于车辆的行驶环境是暴露在外界中的,因此污物(如灰尘或水)容易侵入车体与壳体之间,进而进入至车体内部,影响到加油口或者充电座的正常使用,并造成车内污染物增大,影响到车体内部各个配件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加油口盒的防水防尘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加油口盒的防水防尘结构,包括固定在车体中且具有容纳腔的壳体、与油箱连通的口管、与壳体转动连接的铰链、以及设置在铰链上的加油盖板,所述壳体的容纳腔内开设有连接口,所述的口管与所述的连接口对接连通,所述的容纳腔还具有外开口,所述的铰链能够通过所述的外开口进出所述的容纳腔,所述壳体的边沿还设置有一圈第一壳体密封件,所述的第一壳体密封件与车体抵接并形成密封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铰链的外沿设有铰链密封件,所述壳体的边沿设有第二壳体密封件,当所述的加油盖板处于盖合状态时,所述的铰链密封件与所述的第二壳体密封件抵接并形成密封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一圈裙边,所述的第二壳体密封件设置在所述裙边的上端面上,所述的第一壳体密封件设置在所述裙边的外侧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裙边的下端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一壳体密封件上设有若干第二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凸块,所述的第一限位凸块卡入至第二限位卡槽中,所述的第二限位凸块卡入至第一限位卡槽中;所述的裙边还向外侧凸设有定位块,所述的第一壳体密封件上设有定位套,所述的定位块插入至所述的定位套中。
作为优选,所述裙边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卡槽,所述第二壳体密封件的下端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的第一固定部插入至所述的第一固定卡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铰链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固定卡槽,所述铰链密封件的内端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的第二固定部插入至所述的第二固定卡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铰链密封件的横截面倾斜向下,所述第二壳体密封件的横截面倾斜向上,所述第一壳体密封件水平朝外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铰链密封件、第二壳体密封件和第一壳体密封件均由软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提供了一种汽车加油口盒的防水防尘结构,通过第一壳体密封件的设置,无论加盖盖板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或是打开状态,都能够保证壳体与车体之间密封连接,从而能够提升车体内部的整洁度;2、当加油盖板处于关闭状态下,铰链密封件与第二壳体密封件抵接并形成密封配合,使得铰链与壳体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从而可以防止异物侵入至壳体内部,防止污染物进入口管,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当加油盖板处于打开状态下,铰链密封件与第二壳体密封件分离,确保加油/充电操作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7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