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用型烫金版辊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8265.8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6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鹤;郑涛;李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鹤祥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9/06 | 分类号: | B41F19/06;B41F13/10;B41F13/22 |
代理公司: | 长沙德恒三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9 | 代理人: | 徐仰贵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用 烫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用型烫金版辊,包括辊体,辊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辊和第二轴辊,辊体为拼装的可拆卸式辊体,辊体内设置有油腔,油腔内设置有发热管,发热管上设置有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油腔内发热管和形状大小及散热面积不受轴孔大小的限制,且发热管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散热结构,可很好的对发热管的热量进行及时发散,能显著改善烫金版辊的加热速度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使用体验的同时延长了发热管的使用寿命,耐用程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用型烫金版辊。
背景技术
烫金版辊为烫金过程中的重要部件之一,烫金版辊中较为普遍的是热油加热式,其通过版辊内腔通油加热,使用时,版辊与油箱联接构成一个封闭系统,油箱将油加热后,热油通过循环将热量传到版辊内腔,再由内向外传递,烫印效果相对较好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通常将电热管置于版辊内腔中,腔体内注入导热油,通过发热管加热导热油来使版辊达到合适的烫印温度,而版辊两端轴径一般较小,因此轴的内孔既要通导热油,又要通过发热管,为保证发热管和导热油都能顺利的通过此内孔到达版辊内腔中,发热管的形状只能制作为外径更小的细长棒,而这种细长棒形的发热管由于表面积小,散热效果不佳,导致导热油加热速度慢;并且发热管表面与导热油直接接触,加热时发热管表面的温度若得不到及时散发,较高的温度导致导热油的裂解而在发热管表面形成积碳,表面积碳层达到一定厚度后不但影响加热的效率,还会导致发热管散热受阻引起内部电阻丝烧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发热管的使用寿命一般不超过一个月,需要频繁维修和更替,极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用型烫金版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耐用型烫金版辊,包括辊体,辊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辊和第二轴辊,辊体为拼装的可拆卸式辊体,辊体内设置有油腔,油腔内设置有发热管,发热管上设置有散热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辊体包括圆形的安装板和一端开口的套筒,安装板内侧与所述第一轴辊固定连接,安装板的外侧与所述套筒的开口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上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辊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辊体包括两块圆形的安装板以及两端开口的套筒,其中一块安装板的外侧与所述第一轴辊固定连接,另一块安装板的外侧与所述第二轴辊固定连接,两块安装板的内侧则分别与所述套筒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和套筒的中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内侧设置成凸出的台阶式结构,套筒的一端则设置成对应的内凹的台阶式结构,安装板和套筒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与套筒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结构为散热套,散热套与所述发热管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套与所述发热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套外部设置有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为螺旋式翅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用型烫金版辊,其发热管不局限于从轴头的内孔安装,而可以采取将发热管固定于油腔内、发热管的一端从轴孔内穿出后再将辊体进行拼装组合的方式,从而发热管和形状大小及散热面积不受轴孔大小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发热管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散热结构,可很好的对发热管的热量进行及时发散,使发热管上的温度降低,从而表面产生积碳的速度也会减慢而增长发热管的使用寿命,并且散热结构可拆卸,积碳过厚时可更换新的散热套或将散热套取出去除表面积碳后再重复利用,进一步改善烫金版辊的加热速度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使用体验的同时延长了发热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鹤祥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鹤祥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82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