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挂表式智能对讲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9189.2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5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卢翠洁;邹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H04B1/3888;G08B21/24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夏柯双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贡***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挂表 智能 对讲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表式智能对讲机,包括机体组件和主控组件;机体组件包括壳体、盖体和振动环,盖体上设置有连接件,振动环上设有振动马达,振动马达通过马达供电线与供电公头相连;主控组件包括微控制器、通信模块、提示喇叭和供电母头,信号天线通过通信模块与微控制器相连,提示喇叭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还通过振动马达驱动电路与供电母头相连,供电母头固定在壳体上。本对讲机直接挂在医务人员的胸前,其振动环挂在医务人员的脖子处,对讲机不会与患者直接接触,有效的降低了传染病感染的风险,有效的保护了医务人员的安全。通过振动环的振动直接提醒医务人员,夜间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醒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通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挂表式智能对讲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具备看时间和接听电话功能的手环,但是这种手环不适合医务人员工作时佩戴,第一个原因是医务人员带上操作不方便,第二个原因是医务人所带的手环更容易与患者接触,如果手环消毒不彻底,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医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是不带手机的,现有的大部分对讲机在接收信息时都是通过喇叭播报提示,医务人员在夜间值班时,通过喇叭播报提示音的消息提示方式容易打扰病人,又因为对讲机是放在白大褂口袋里,不贴身,传统振动方式很难达到振动提示的效果,从而使得医务人员与医务人员之间或者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挂表式智能对讲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挂表式智能对讲机,包括机体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机体组件内部的主控组件;
所述机体组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配合的盖体和可挂在脖子上的振动环,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主控组件的安装槽,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可将所述对讲机挂在医护人员胸前的连接件,所述振动环上设有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通过马达供电线与供电公头相连;
所述主控组件包括微控制器、通信模块、提示喇叭和供电母头,信号天线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所述提示喇叭与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还通过振动马达驱动电路与所述供电母头相连,所述供电母头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环的形状为C型且其内壁与人的脖子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马达为线性马达。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别针。
进一步地,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切换按钮,所述切换按钮与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组件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微控制器的供电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对讲机直接挂在医务人员的胸前,其振动环挂在医务人员的脖子处,这样的对讲机不会与患者直接接触,有效的降低了接触型的传染病感染的风险,有效的保护了医务人员的安全。
2)本对讲机设置有两种信息提示模式,其中,振动环是可以拆卸的,由于对讲机挂在胸前不贴身,振动时难以被发现,所以当医务人员在安静的环境或者夜晚工作时,通过振动环的振动直接提醒医务人员,使得医务人员可立刻得到信息;当医务人员在吵杂的环境或者白天工作时,直接将振动环拆下,信息的提示直接通过提示喇叭提醒,这样可方便医务人员得知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对讲机机体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对讲机机体组件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对讲机壳体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未经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9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