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光路结构及投影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9445.8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5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宝山;林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瑞格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00 | 分类号: | G03B21/00;G03B2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李健威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结构 投影仪 | ||
1.一种立式光路结构,包括沿竖直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准直透镜、LCD屏和聚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透镜的长度为84.60-103.40毫米、宽度为50.40-61.60毫米、厚度为1.62-1.98毫米、焦距为90毫米,所述聚焦透镜的长度为85.50-104.50毫米、宽度为57.60-70.40毫米、厚度为1.62-1.98毫米、焦距为130毫米;所述LCD屏的尺寸为3.93英寸,其与所述准直透镜之间的入光面间距为9.81-11.99毫米,与所述聚焦透镜之间的入光面间距为11.52-14.08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竖直光路方向设置于所述聚焦透镜后的反射镜,所述反射镜呈45°倾斜,其长度为81.00-99.00毫米、宽度为85.50-104.50毫米、厚度为1.04-1.27毫米,其光学中心与所述聚焦透镜的入光面间距为57.65-70.47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射镜的出射方向上且与所述反射镜位于同一竖直面的成像镜头,所述成像镜头的焦距为12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与所述反射镜之间的光学中心间距为40.37-49.34毫米,所述成像镜头的光轴与所述聚焦透镜的入光面之间的间距为56.75-69.37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竖直光路方向设置于所述准直透镜前的聚光漏斗,所述聚光漏斗具有相对的入光口和出光口,其入光口的长度为13.32-16.28毫米、宽度为10.08-12.32毫米,其出光口的长度为79.20-96.80毫米、宽度为45.54-55.66毫米,其入光口和出光口之间的距离为61.20-74.80毫米;所述准直透镜设置于所述聚光漏斗的出光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漏斗的出光口处设有与所述准直透镜的外围尺寸相适应的装配结构,所述装配结构的装配空间的长度为85.50-104.50毫米、宽度为51.30-62.70毫米、高度为2.66-3.2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聚光漏斗的入光口上的LED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聚焦透镜和LCD屏之间的隔热玻璃,所述隔热玻璃的长度为84.60-103.40毫米、宽度为50.40-61.60毫米、厚度为1.04-1.27毫米,其与所述准直透镜之间的入光面间距为4.41-5.39毫米,与所述LCD屏之间的入光面间距为5.40-6.60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玻璃的表面贴合有增亮膜。
10.一种立式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立式光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瑞格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瑞格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94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整体式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