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直升机尾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9815.8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0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心;苏兰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鑫华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12 | 分类号: | B64C27/12;B64D27/24;B64D35/02;B64D35/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长春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直升机 传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尾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轴和第一连接轮,所述主传动轴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连接轮,且第一连接轮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在主传动轴外侧的传动轮,所述主传动轴的上端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上端安装有螺旋桨,所述主传动轴的左侧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上端连接有主动轴,所述第一连接轮的外侧连接有第一传送带,所述副传动轴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传动块,且第一传动块的后侧连接有第二传动块,所述第二连接轮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连接轮的右侧设置有尾轮。该无人直升机尾传动机构采用带传动负载较小利于飞行,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解决了传动结构易打滑影响飞行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直升机尾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无人直升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直升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主要由机体和升力(含旋翼和尾桨)、动力、传动三大系统以及机载飞行设备等组成,机尾传动机构是无人直升机的重要组成结构。
目前的无人直升机尾传动机构多采用齿轮传动负载较大不利于飞行,传动结构容易打滑影响飞行效果,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尾传动机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尾传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无人直升机尾传动机构多采用齿轮传动负载较大不利于飞行,传动结构容易打滑影响飞行效果,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直升机尾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轴和第一连接轮,所述主传动轴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连接轮,且第一连接轮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在主传动轴外侧的传动轮,并且传动轮的外侧连接有主传动带,所述主传动轴的上端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上端安装有螺旋桨,所述主传动轴的左侧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上端连接有主动轴,所述第一连接轮的外侧连接有第一传送带,且第一连接轮的右侧设置有副传动轴,并且副传动轴的外侧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副传动轴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传动块,且第一传动块的后侧连接有第二传动块,并且第二传动块的后侧连接有第二连接轮,所述第二连接轮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传送带,且第二传送带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限位轮,所述第二连接轮的右侧设置有尾轮,且尾轮的后方连接有尾浆。
优选的,所述主传动轴与主动轴的外侧均设置有传动轮,且主传动轴与主动轴外侧的传动轮单体之间等高设置。
优选的,所述传动轮与主动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传动轮与主传动带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齿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纵截面形状为“C”字型,且固定环与副传动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块与第二传动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且第二传动块与尾轮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轮与第二传送带之间构成转动连接,且限位轮单体之间的距离等于尾轮的直径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无人直升机尾传动机构采用带传动负载较小利于飞行,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解决了传动结构易打滑影响飞行效果的问题;
1、设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工作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同时又减小采用多级齿轮转动带来的重量过大的问题,起到减小传动元件重量便于飞行的作用;
2、设有主传动轴、螺旋桨和尾浆,通过设置主传动轴既带动螺旋桨旋转又起到将动力传输给副传动轴的作用,副传动轴再通过第二传送带带动尾浆旋转,传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3、设有传动轮、主动轴和主传动带,传动轮与主动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通过传动轮与主传动带之间的齿轮连接,使主动轴与主传动带、主传动轴与主传动带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便于稳定传输动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鑫华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鑫华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98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优化同期装置的合闸回路系统
- 下一篇:弯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