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制造用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60292.9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9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闯;汪秋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力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54;B66D1/28;F16N7/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1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制造 用电 动单梁 悬挂 起重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制造用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其箱体由顶盖、框体和两侧板组成,框体底端中部具有一通孔,一导向套插入通孔内,导向套的顶部具有一顶帽,导向套的底部穿出框体并固定有一底帽,顶帽的开口处固定有一圈高密度海绵,高密度海绵的下方的顶帽上还设有一圈润滑油槽,顶帽上还设有两与润滑油槽相连通的润滑油通道,框体底部靠近刹车的一侧还固定有一储油罐,储油罐内设置有一微型油泵,微型油泵驱动储油罐内的润滑油在润滑油槽和储油罐之间循环,本实用新型在起吊或下放过程中重心稳定,不易产生晃动,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制造用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
背景技术
船舶制造过程中,其配件一般通过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进行起吊和输送,由于船舶配件重量较大,常规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的钢缆收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重心偏移,因而在起吊过程中船舶配件易产生晃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船舶制造用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制造用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包括箱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内的传动轴以及设置于箱体外侧的减速电机和刹车,所述箱体由顶盖、固定于顶盖下方的“凹”字形框体和两侧板组成,所述顶盖的顶部还固定有滑块,所述传动轴上固定有钢缆卷绕筒,所述钢缆卷绕筒上缠绕有钢缆;
所述框体底端中部具有一通孔,一导向套插入所述通孔内,所述导向套的顶部具有一顶帽,所述导向套的底部穿出框体并固定有一底帽,所述顶帽和底帽均为锥台状,所述顶帽和底帽的开口均处为弧形过渡,所述钢缆的一端通过导向套穿出框体的底部;
所述顶帽的开口处还固定有一圈高密度海绵,所述高密度海绵的下方的顶帽上还设有一圈润滑油槽,所述顶帽上还设有两与润滑油槽相连通的润滑油通道,所述框体底部靠近刹车的一侧还固定有一储油罐,所述储油罐内设置有一微型油泵,所述微型油泵通过连接管与两润滑油通道中的一个相连接,另一润滑油通道通过连接管与储油罐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电机和刹车分别设置于箱体外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罐顶部具有一盖体。
进一步的,两所述侧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框体的两侧使框体内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
进一步的,两所述侧板内侧还各具有一凸肋,所述凸肋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框体内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缆通过导向套穿出箱体,被起吊的船舶配件的重心始终位于起重机的正下方,避免起吊过程中起重机产生晃动从而导致意外的发生,钢缆和导向套顶帽的连接处设置了润滑机构,降低钢缆和导向套之间摩擦的同时,并可延长钢缆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箱体整体刚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除一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船舶制造用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包括箱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内的传动轴1、设置于箱体外一侧的减速电机2以及设置于箱体外另一侧的刹车3,所述减速电机2和刹车3分别和传动轴1的两端相连接;
其中,起重机刹车3可由电磁离合器驱动或制动阀驱动,以上结构为现有技术,其应当为机械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习知并可熟练应用,不再进行赘述,刹车3和减速电机2分别设置于箱体的两侧,以平衡箱体两侧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力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力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602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