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含石盐岩地层隧道多重结构防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61518.7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4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白小可;辜文凯;彭明忠;李锋刚;杨龙伟;魏远洋;周义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C04B28/02;C04B111/20;C04B111/27;C04B111/94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蒋丽 |
地址: | 61007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盐 地层 隧道 多重 结构 防水 系统 | ||
1.一种高含石盐岩地层隧道多重结构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向体系和纵向体系,所述环向体系包括依次设置的注浆圈、初支、第一防水层、隔水砼层、第二防水层和二衬,所述纵向体系包括阻水榫和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设置于石盐岩地层与非石盐岩地层相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石盐岩地层隧道多重结构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圈为围岩周边径向注浆,采用盐水拌制水泥浆材,注浆管包括环氧涂层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石盐岩地层隧道多重结构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支采用C30耐腐蚀性早高强喷射混凝土,所述隔水砼层采用C35耐腐蚀性聚合物混凝土,所述二衬采用C40耐腐蚀性抗渗混凝土,所述隔水砼层为素混凝土,所述二衬为钢筋混凝土,钢筋采用环氧涂层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石盐岩地层隧道多重结构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砼层和所述二衬远离围岩面轮廓形状为圆形,所述隔水砼层包括拱墙处的拱墙隔水砼层,以及位于隧底处的仰拱隔水砼层,所述仰拱隔水砼层厚度大于拱墙隔水砼层,所述二衬包括拱墙处的拱墙二衬,以及位于隧底处的仰拱二衬,所述隔水砼层纵向10m或12m为一板,所述二衬纵向10m或12m为一板,所述隔水砼层与二衬每板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含石盐岩地层隧道多重结构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墙隔水砼层与所述仰拱隔水砼层的第一纵向施工缝与所述拱墙二衬与所述仰拱二衬的第二纵向施工缝错开,所述隔水砼层板间的第一环向施工缝与所述二衬板间的第二环向施工缝错开,第一纵向施工缝、第二纵向施工缝、第一环向施工缝、第二环向施工缝均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石盐岩地层隧道多重结构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防水层包括全环铺设第一土工布和EVA防水板,所述初支、所述第一土工布、所述EVA防水板、所述隔水砼层依次设置;
所述第二防水层包括全环铺设反粘式防水板,所述隔水砼层、所述反粘式防水板、所述二衬依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含石盐岩地层隧道多重结构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榫设置于仰拱隔水砼层底部,沿隧道纵向间隔布置,所述阻水榫的上端面与所述仰拱隔水砼层的底层面相接,所述阻水榫的榫身贯穿所述初支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含石盐岩地层隧道多重结构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榫与所述仰拱隔水砼层被配置为同时整体浇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石盐岩地层隧道多重结构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沿隧道轴向设有纵向预设长度,所述过渡段设于非盐地层的所属区域中,所述过渡段的隧道结构与盐岩地层中隧道结构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含石盐岩地层隧道多重结构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远离盐岩地层的一端设有挡头墙,所述挡头墙呈环形设置,且与所述过渡段的二衬一次浇筑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615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相色谱用热脱附管螺帽旋拧工具
- 下一篇:一种连接组装后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