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旱地区生态绿化植物土壤防流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63539.2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0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平琳斐;周翊;苏园园;应嘉骏;李洁;许生军;戴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13/02;A01G25/14;E03B3/02;B01D29/01;B01D35/027;E02D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10019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旱 地区 生态 绿化 植物 土壤 流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园林植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旱地区生态绿化植物土壤防流失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土壤压板,所述的土壤压板内设有若干沿土壤压板中心点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植物播种腔,所述的土壤压板底部设有若干沿土壤压板中心点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土壤下插板,所述的土壤下插板内设有可调式土壤防流失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土壤压板和土壤下插板,可先将土壤进行初步固定,再通过可调式土壤防流失组件可调节位于土壤下插板内的土壤的流失多与少,可根据实际土壤情况进行调节,土壤防流失效果较好,同时通过蓄水浇灌件可在雨季进行自动蓄水并进行浇灌,有效的保障植物能够吸收水分和土壤营养,提高栽培过程中的存活率,确保植物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园林植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干旱地区生态绿化植物土壤防流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绿化植物在干旱地区种植难度较大,由于干旱地区的季节变化和气候特点,容易出现大降雨以及长时间干旱,大降雨后土壤容易大量流失,导致植物根系不牢固,植物容易被冲走,且长时间干旱后,植物容易出现缺水,植物的生长环境较差,导致植物的存活率较低。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土工格栅格室垂直绿化固土装置[申请号:201921897727.9],固土深度较深,并通过斜向的方孔对滑落的土体进行拦截,提高固土效果的装置。安装固定方便,能够和土体深层形成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上置有多个方孔,多个所述方孔呈矩形阵列分布,每四个“田”字分布的所述方孔组成一组方孔,多个支撑杆的一端固定置于格栅板的一侧面上,所述支撑杆位于一组方孔的中心位置,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倾斜向下,所述方孔为斜孔,且朝向支撑杆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支撑杆的中心线和方孔的中心线相平行,所述支撑杆上置有多个拉刺,所述拉刺的截面为三角形,且尖头远离支撑杆,两组固定板分别置于格栅板的两侧边。但是该方案在干旱地区中植物仍然容易出现缺水,以及土壤流失严重的情况,导致植物的存活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干旱地区生态绿化植物土壤防流失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干旱地区生态绿化植物土壤防流失装置,包括若干土壤压板,所述的土壤压板内设有若干沿土壤压板中心点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植物播种腔,所述的土壤压板底部设有若干沿土壤压板中心点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土壤下插板,所述的土壤下插板内设有可调式土壤防流失组件,所述的可调式土壤防流失组件可沿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的土壤压板顶部设有蓄水浇灌件,所述的蓄水浇灌件与植物播种腔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土壤下插板内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沙土流道,所述的可调式土壤防流失组件包括设置于土壤下插板内的土壤防流失调节板,所述的土壤防流失调节板内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沙土连通槽,所述的沙土连通槽与沙土流道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
进一步的,所述的沙土流道呈圆锥形,所述的土壤下插板内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沙土排出槽,所述的土壤防流失调节板位于沙土排出槽和沙土流道之间,所述的沙土排出槽与沙土流道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土壤防流失调节板可沿水平方向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的土壤下插板内设有可沿竖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的下推板,所述的下推板与土壤防流失调节板相抵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土壤防流失调节板靠近下推板一端呈斜面状,所述的下推板靠近土壤防流失调节板一端也呈斜面状,所述的土壤防流失调节板远离下推板一端设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土壤压板顶部设有若干沿土壤压板中心点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卡接孔,相邻的两个土壤压板之间通过弹性带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带两端各设有一根卡接块,所述的卡接块底部呈弧形,所述的卡接块与卡接孔的形状相配适且卡接块与卡接孔相卡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635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母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双向通风节能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