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纺织品生产用浸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64086.5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2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杰杰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18 | 分类号: | D06B3/18;D06B3/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周鑫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纺织品 生产 用浸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纺织品生产用浸轧装置,包括浸轧池以及纵向转动连接在浸轧池内的两个导向辊,所述浸轧池顶部固定有纵向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表面固定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伸缩轴下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有U型板,U型板内转动连接有压紧辊,所述浸轧池内设置有浮板,所述浸轧池底部固定有自动加注组件,所述自动加注组件包括固定在浸轧池底部的支撑管以及固定在浸轧池内部后壁的助剂箱,所述助剂箱下端固定有下料管,所述支撑管内设置有浮球。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加注组件的设置,自动对浸轧池内加注助剂,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强度,同时浮板与挡板的设置避免了染液的晃动,进而增加了加注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浸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纺织品生产用浸轧装置。
背景技术
浸轧是一种全棉或涤棉针织物生物酶连续浸轧-汽蒸法前处理工艺,一种全棉或涤/棉针织物生物酶连续浸轧—汽蒸法前处理工艺,属于印染行业的针织物前处理工艺技术领域。
现有的针纺织品生产用浸轧装置随着纺织品的浸轧会将染液带走,而染液内含有助剂,助剂需要人工添加,使用极为不便,操作也十分繁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针纺织品生产用浸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针纺织品生产用浸轧装置,通过自动加注组件的设置,自动对浸轧池内加注助剂,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强度,同时浮板与挡板的设置避免了染液的晃动,进而增加了加注的精度。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纺织品生产用浸轧装置,包括浸轧池以及纵向转动连接在浸轧池内的两个导向辊,所述浸轧池顶部固定有纵向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表面固定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伸缩轴下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有U型板,U型板内转动连接有压紧辊,所述浸轧池内设置有浮板,所述浸轧池底部固定有自动加注组件;
所述自动加注组件包括固定在浸轧池底部的支撑管以及固定在浸轧池内部后壁的助剂箱,所述助剂箱下端固定有下料管,所述支撑管内设置有浮球,所述浮球上固定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浮板且延伸下料管内,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外圆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浮球与直径与支撑管的孔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上固定套设有挡板,所述浮板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挡板的面积小于放置槽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浸轧池内部底端的四角处均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端均贯穿浮板且延伸至浮板上侧。
优选的,所述浸轧池内壁等距固定有多个竖向设置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浸轧池右端设置有加注管,所述加注管另一端与外部加注设备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与外部加注设备以及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自动加注组件的设置,自动对浸轧池内加注助剂,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强度;
通过浮板与挡板的设置避免了染液的晃动,进而增加了加注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针纺织品生产用浸轧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针纺织品生产用浸轧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针纺织品生产用浸轧装置中自动加注组件的主视剖视图。
图中:1连接板、2自动加注组件、3驱动气缸、4连接杆、5U型板、6压紧辊、7液位传感器、8浮板、9挡板、10导向辊、11浸轧池、201助剂箱、202下料管、203密封塞、204支撑杆、205浮球、206支撑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杰杰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吴江杰杰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640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用凿岩钻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重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