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经编机的辅助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65288.1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8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佶龙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5/00 | 分类号: | F16M5/00;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程捷;刘毅峰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经编机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经编机的辅助减振装置,其包括对称安装于经编机的底座的任意两个相对侧上的两个减振单元,每个减振单元包括两个减振支架,两个减振支架之间安装有一阻尼系数可调的液压阻尼器,每个减振支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一端铰接安装于床身底部背面,第一连杆另一端为与底座的上表面滑动连接的自由端,第二连杆一端铰接安装于底座的上表面,第二连杆另一端为与床身底部背面滑动连接的自由端,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交叉点分别铰接于一销轴上,液压阻尼器的活塞杆的前端以及油缸的后端分别铰接于两个销轴上。其通过调节液压阻尼器的阻尼系数,改变辅助减振装置的振动频率,规避了共振速度范围内的织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经编机的辅助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经编机在纺织过程中会产生剧烈的振动,因此经编机不能直接放置于地面上,常规的方案是在每台经编机的床身下的底座上设置主减振系统以改善床身的振动问题,使经编机持续稳定运行。所述主减振系统通常由安装于床身底部的若干组弹簧减振装置组成,但生产实践中发现在某些速度范围区间床身仍然会出现共振现象,导致在某些速度区间不能正常开机,而如果这些速度区间处于需要的速度区间,又会出现开机异常现象,不能正常织造。由于制造过程存在制造误差,因此每台经编机的实际共振速度范围都不相同,很难用改变主减振系统的振动频率来有效改变,因此一旦机器制造完成,则该机的共振速度范围就被确定下来,而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并不能预先知道该共振速度范围,只有遇到共振发生时才能知道,影响了生产效率,并且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经编机的辅助减振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经编机的辅助减振装置,其包括对称安装于经编机的底座的任意两个相对侧上的两个减振单元,每个减振单元包括两个减振支架,两个减振支架之间安装有一阻尼系数可调的液压阻尼器,两个减振支架分别水平安装于该减振单元所在侧两个主减振装置的内侧,每个减振支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铰接安装于床身底部背面,第一连杆另一端为与底座的上表面滑动连接的自由端,第二连杆一端铰接安装于底座的上表面,第二连杆另一端为与床身底部背面滑动连接的自由端,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交叉点分别铰接于一销轴上,所述液压阻尼器的活塞杆的前端以及油缸的后端分别铰接于两个销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通过安装于其自由端的第一滑轮与底座的上表面滑动连接,第二连杆通过安装于其自由端额第二滑轮与床身底部背面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辅助减振装置,可以在减振支架对液压阻尼器施压时通过调节液压阻尼器的阻尼系数,改变辅助减振装置的振动频率,进而调节机器运行时的共振速度范围,达到改善整机共振频率的目的,其与主减振装置配合,有效规避了在共振速度范围内的织造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经编机的辅助减振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佶龙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佶龙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65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型线束组装的安装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伺服电机驱动电缆结构